首頁 » 出書人

家庭內的權力鬥爭

作者:張老師文化編輯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所/家庭教育組 盧靜慧

「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喬治‧歐威爾 《動物農莊》書中名言

家庭衝突與權力鬥爭
在許多家庭中,經常可以看到因金錢管理、家務分配、子女教養方式、工作時間和性生活等方面意見分歧而引發衝突的情況。這種權力鬥爭可能以爭執、冷戰、情感抑壓或激烈的爭吵形式展現出來。這些衝突往往根源於伴侶之間的價值觀差異和溝通不良,進而導致情感上的緊張和疏離,影響了親密關係和幸福感。

舉例來說,伴侶間可能因為金錢管理方式的不同而產生衝突,如:小津和小箝為夫妻,兩人收入一樣,小津認為賺錢是為了讓生活品質更好,應該享受生活,平日生活開銷佔收入三分之二;小箝則認為未來充滿變數,應該節約花費以應對未來的需求,平日的生活開銷則佔收入三分之一,雙方對金錢價值觀的差異導致平日爭吵不斷,情感日漸疏離,也損害了彼此的信任與情感連結。

另一個經常在家庭中引起衝突的問題是家務分配,這通常涉及到社會對性別角色不同期望而致。舉例來說,小加和小勿是一對夫妻,倆人工作皆是業務員,小加下班後,需負責買菜、煮飯、洗衣、倒垃圾等整理大部分家務,當小加要求小勿一同做家事時,小勿表示從小到大家事都是我媽媽一個人做,我爸都不用做,吃飯後我還要洗碗,已經做很多家事了,雙方對於家務分工感到不公平,產生了不滿與委屈,經常因家事分配發生爭執,使得家庭氣氛不再和諧,關係也不再與以前一樣親密。

伴侶權力分配的重要性
家庭一般由伴侶共同組成,而愛是幸福婚姻重要因素之一,但卻不足以維繫一個幸福婚姻家庭。婚姻可以是帶來幸福的泉源,或是世上最美的安心休憩居所,但,也有可能是帶來痛苦的源頭、一個人千方百計想逃離的戰爭之地。在伴侶關係中或家庭生活中,權力不平等往往是問題的根源,經常因「聽誰的」而鬥爭。

家庭中,會因伴侶與自身性別角色、教育程度、收入多寡、職業聲望、個人魅力、性格、能力等,影響在家中的權力;而在討論、決策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溝通方法也會影響家庭權力的結果,如:果斷自信的陳述比猶豫、懦弱的表達意見,更能左右伴侶的決定,影響家庭決策。因此,了解家庭權力的來源,以及運用良好溝通方法,可以確保伴侶雙方享有平等的權力,避免因某一方伴侶擁有過多控制權,導致另一方感到壓力與不滿,覺得不受重視與尊重,而影響婚姻關係與子女成長,由此可知,平權的伴侶關係是建立幸福家庭的重要基礎。

家庭權力的六大基礎
從下表可以知道資源越多,擁有的權力也越大。例如:身為父母,具有合法管教權,有懲罰孩子的權力,也能運用獎勵、知識、生命經驗,或孩子對父母的尊重與感受到父母慈愛下,影響孩子的行為;身為配偶,則擁有民法賦予身分法益之配偶權,也能運用伴侶喜愛的愛之語、伴侶的信任、自身的知識、生命經驗或施加伴侶不喜愛的行為,影響伴侶做出決策。

然,有些人即使有資源可行使權力,卻不一定會使用,如:媽媽管教小孩時,不想透過懲罰來遏止小孩不當行為,也有些爸爸則怕寵壞小孩,而不透過獎勵讚賞小孩適當行為;有些人則充分運用其具有的資源,影響家人行為或決定,如:孫子因平日奶奶的疼愛,相信奶奶為他好,聽從奶奶的建議,或是父母運用幸福的婚姻經驗,影響子女聽從父母的建議,開始用心經營且感受到幸福的婚姻。


From” Marriages and families: Intimac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 (6thed.),”(pp.208)by Olson, D., DeFrain, J., & Skogrand, L. ,2008, New York: McGraw Hill.

化解家庭權力鬥爭
在家庭中,權力本身並無好壞,是否使用取決於自身,而使用權力的效果則取決於能否適當的運用它。想要適當運用權力化解家庭紛爭,須先盤點自身與伴侶擁有哪些權力,並思考哪些家庭決策適用這些權力;且留意溝通過程中是否尊重、開放與包容,彼此能夠坦誠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以及做出決策時,雙方權力是否平等,並且願意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建立平權家庭,才能化解家內權力鬥爭,感受到婚姻的幸福與美滿,享受家庭和諧與安樂!

參考文獻
Olson, D., DeFrain, J., & Skogrand, L. (2008). Marriages and families: Intimac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 (6thed.). New York: McGraw Hill.

首頁 » 出書人

《張老師月刊》2024年4月號556期-和婚姻好好說「再見」

作者:張老師文化小編

和婚姻說再見,撼動了冰山圖底層的「自我(價值)」,也就是「(離婚之後)我是誰?」──關乎到一個人存在本質的核心。

撰文/胡慧嫚 (薩提爾心理諮詢師)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生命中的每一個告別或再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婚姻,也是這其中極其艱難的一個面向。原因究竟在哪裡呢?

首先,要跟婚姻說再見,就像與包括財富、健康、愛情、名聲地位……的告別和再見一樣,它違背並且摧毀了我們對於生命初始建構的信念和渴望。比如說,「永恆不變」這個概念──人生應該要永遠美好、永遠幸福、永遠快樂、永遠健康、我們要永遠在一起……。或者對於「什麼是幸福?」(以及其他生命價值觀)的固化信念,比如說,一個人要擁有婚姻、金錢、地位、名聲、小孩……,才會是幸福的、快樂的、成功的……。

再者,在格外重視家庭的華人社會,婚姻這件事,對於一個人的存在來說,有著非常深重的心理意義和價值感。除了和西方社會一樣,從小聽到讀到的童話故事,都是「王子與公主結婚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樣如夢一般的美好幸福之外,在我們整個長大的歷程裡,包括原生家庭(父母長輩)和華人社會文化(認識或不認識的他人,以及所有影視、戲劇、歌曲、廣告、文學……),鋪天蓋地傳輸的關於婚姻和家庭的種種訊息,都讓我們在走進婚姻時,一方面帶著莫大的憧憬與想望,另一方面也背負著重要的責任與意義。

如果透過薩提爾的「內在冰山圖」來探看,即使不碰觸個人在婚姻裡的故事與個人心理議題,跟婚姻說再見這件事,也已經深刻晃動到「渴望」、「期待」、「觀點」、「感受」這些層次。更深層來看,它連帶撼動的更是冰山圖底層的「自我(價值)」,也就是「(離婚之後)我是誰?」──關乎到一個人存在本質的核心。這個內在的圖像,往往比表象呈現的經濟保障、安全感,或者親情羈絆……更加緊緊地捆綁著我們,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明明困在令人痛苦的婚姻裡,內心深處即使有著深重的苦與難,仍無法跨出和婚姻說「再見」的那一步。

新觀點  解綁舊困縛 

我一直很喜歡薩提爾學派很核心的一個信念:「改變,絕對是可能的。」聚焦於改變,也始終是薩提爾成長模式一個重要且明確的前行方向。就像薩提爾女士說的「我們不僅要活著,我們『值得』活得更好」,無論外境、他人如何,只要我們自己決定不再停留或陷入重複的迴圈,只要我們自己決定展開成長與進化,就能解綁舊有的困縛。其中,在內在冰山圖的「觀點」層次上做出的鬆動或改變,就是極具力量的途徑。

薩提爾女士說,真誠一致,讓我們個人以及關係完整存在。這是讓一段婚姻關係得以延續、得以健康生長的訣竅,也是當我們決定放下這段關係時,跟婚姻好好說再見的金鑰。因為無論外在形式如何,唯有在真實之中,愛才存在。

本文擷取自《張老師月刊》2024年4月號556期
完整文章請看↓

張老師月刊》2024年4月號556期

好好說再見 一別兩寬迎新生

行走人生旅途,相聚與別離始終緊緊與我們相依。相聚,歡欣雀躍;別離,憂愁傷感。如何好好告別真實活在當下、迎接新的開始?讓我一起認識告別的意義,了解說「再見」時內心深處真正的苦和難,鼓起勇氣好好地對過去的人事物、逝去的光陰、生活狀態,與這個美好的世界說「再見」,甚至是「謝謝」。

精彩內容
• 和婚姻好好說「再見」 ☉胡慧嫚
• 與青春道別,蛻變成美好的「大人」 ☉陳奕安
• 漫長的告別 來場死亡的預演吧 ☉高碩遠
• 遺失的寶貝 ☉鄧善庭
• 離家後,才看見家的模樣 ☉羅紀萱
• 告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張瑋庭
• 孩子離巢了,我該怎麼辦? ☉黃惠萱

延伸內容,歡迎收看~

首頁 » 出書人

孩子的學習無助

作者:張老師文化編輯

孩子的學習無助
撰文/鄧婷安

小妤是一位國小三年級的學生,最近學校的功課之一是背成語。然而,小妤的學習速度相對較緩慢,因此隔天,她發現身邊的同儕幾乎都已經準備完成,而班上只剩下她還沒背好。
小妤覺得自己落後於其他同學,感到相當沮喪。她的家長也向導師反映了這個情況,表示小妤很努力,但似乎無法背起成語,並詢問是否可以不用背,小妤甚至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想法,認為自己天生就是笨蛋。
導師聽了小妤的家長的話後,靜靜地思考了片刻,然後解釋道:「我相信小妤能夠完成,再給她多一點時間練習,她一定能夠記起來的。即使寫不出來也沒關係,至少她能夠口語表達。如果我們直接讓小妤放棄,那麼她在面對任何事情時,可能都會直接出現放棄的念頭。因此,我們要請家長陪伴她,在小妤讀書的過程中,安靜地陪伴她即可,切記不要催促她。」
聽到導師的話,小妤的家長感到欣慰。他們明白,導師的建議是為了小妤的長遠發展,而不是單純為了完成功課。於是,在家長的陪伴下,小妤開始了更長時間的成語學習。家長每天陪伴她,不斷重複著成語的內容,慢慢地引導她,讓她慢慢理解與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並不會催促小妤,也不會給予壓力,而是給予她安靜的學習環境,讓她自由地探索。
過了一周後,小妤開始漸漸能夠記下成語。儘管還不是完全熟練,但她已經能夠在口語表達中運用一些成語的詞彙,這一次的努力和成果讓小妤感到非常開心。
導師注意到了小妤的進步,他鼓勵道:「小妤,每個人的學習速度本來就不一樣。有些人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才能學會某個技能。你只是需要比較久、比較多次的練習而已。透過這一次的學習,老師希望你能明白,其實自己是可以做到、能夠做到的!」
小妤聽了導師的話,眼中閃過了一絲希望的光。她開始相信自己並且對學習充滿了信心。她明白到,成功需要時間和努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結果。從那時起,小妤開始更加專注地學習成語,她每天都花時間閱讀、背誦,並與家人分享她所學到的成語。
不久之後,小妤再次參加了學校的成語測驗,這一次,她在測驗中表現得非常出色,成功地背出了許多成語。同學們對她的進步感到驚訝,而小妤也因此而自豪。
小妤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方式。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只要持之以恆,他們一樣能夠取得成功。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不要放棄。逆境只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更加堅韌,並超越自我。
對於小妤來說,這次的成語學習經歷不僅幫助她記住了許多成語,更重要的是,這也讓她明白了她的潛力和堅持所帶來的成果。
這個故事也給了其他學生以及家長一個重要的啟示。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和支持,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步伐成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我們應該尊重這些差異並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小妤的成語學習之旅並不容易,但它帶給她一個重要的教訓——不論學習的過程有多困難,只要我們相信自己,持之以恆,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首頁 » 出書人

鬆綁你的完美主義

作者:張老師文化編輯


【讀者投稿】
鬆綁你的完美主義
撰文/藍玉妙

一、前言
要坦誠面對自己是完美主義性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完美主義在心理學上是人格特質而不是病,但它卻是一種很容易導致心理疾病的人格特質。完美主義者很有計畫與動力,其抗壓性、意志力在某些項目上,比其他人都強,但其致命傷往往來自其完美主義。一旦在生活上、工作上追求完美的人會帶給自己及旁人很大的壓力,以至於時常處在一個負面的心理狀態,因此常陷入憂鬱、焦慮或強迫症的風險中。在心理學,完美主義算是一個「多維特徵」,包括了對於自己、對於他人、來自於父母親、來自於社會的完美要求等維度。

二、完美主義對個人身心健康、人際關係的影響
(一)負面影響:焦慮和壓力增加、抑鬱情緒、自我要求過高、人際關係問題、害怕失敗、長期壓力、焦慮下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二)正面影響:於工作上表現出色,其高效率有助於服務品質、專業性及自我激勵,於目標達到時感到滿足。

三、完美主義的特質
完美主義者通常對自己及他人要求度極高,追求卓越及無瑕的標準模式。其特質有:高標準、恆常擔憂、追求卓越、害怕承認自己不完美、非常自我要求、傾向自我批評、困擾於細節、過度關注結果、壓力和焦慮、社交問題。對於完美主義者,我們更要注意的是他們並不一定是健康的,當變成一種病態的追求,並且對個人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上產生負面影響時,就應當要介入關心及合宜的處置。

四、完美主義心理學觀點
完美主義是一種性格特質和心理狀態,從心理學角度探討其觀點:
(一)成就動機和自我價值感:完美主義者通常都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達到唯美標準時才能感受到自我價值感,而此觀點是導致他們對自己及他人的高標準要求。
(二)焦慮和抑鬱:完美主義者傾向於高度壓力與焦慮下,因經常感到無法達到自己的高標準,長期下來會導致身心抑鬱情緒和焦慮狀態。
(三)心理治療和干預:心理學家通常使用認知行為療法,幫助個體識別和改變不健康的思維模式,幫助他們鬆綁對自己及他人的高要求。
(四)來自童年和家庭的影響:完美主義者可能源於童年時期,家庭或社會環境帶來的影響。例如:家庭教養過度嚴格、優越感或滿足父母的期待的壓力而促使完美主義的性格。
(五)自我慈悲的作用:最近研究越來越強調自我慈悲是對完美主義的一種重要策略。自我慈悲包含對自己的寬容、對自己的缺點和挫敗有同情心,並能從中學習,而非自責與貶低自我。
根據心理觀點認為完美主義是一個複雜多層面的心理狀態,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並可能造成身心健康產生不同的狀態,當理解這些觀點,心理學家與專業人員更能好好協助受到完美主義困擾的人。

五、鬆綁完美主義
鬆綁完美主義可以是一個健康的過程,它可以減輕壓力,增加自信心,並改善生活質量。以下提供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鬆綁完美主義:
(一)認識完美主義負面影響可以成為改變的第一步。
(二)設定合理的目標,而非不切實際的完美標準,接受人都有犯錯的時候。
(三)學會放手,不要試圖控制一切,並接受某些事情是超出控制範圍的。
(四)培養自我慈悲,對自己要有同情心,當自己犯錯不完美時別對自己過度嚴厲。
(五)放鬆身體,學會深呼吸,冥想或正念技巧,可以幫助自己減輕焦慮與壓力,並放鬆身體。
(六)學會與他人溝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擔憂,與朋友、家人或專業心理輔導師交談,可幫助你理解並處理完美主義的特質與問題。
(七)接受不完美,每個人都有優缺點與不完美之處,學會接受這些不完美,並將其視為你獨特的一部分。
(八)設定優先順序,依事情對自己的重要性,將精力集中在上面,而非分鑽牛角尖在無關緊要的細節上。
(九)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運動、飲食,足夠的睡眠可以減少壓力,提高身心健康,使其更能面對挑戰。
(十)學習從失敗中成長,將挫敗視為學習機會,而非打擊,因挫折能讓你更堅強、成長。

六、結論
現今的社會生活、工作壓力都很大,無論是身體還是性格特點,每個人都有一些不完美之處,不需要過度擔憂或對自己過度嚴苛,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並有助於提高自尊心與自信。有時你的不完美會使你更獨特,更美好。當我們從錯誤中學習,會讓人變得更強大更有智慧。要將小小的不完美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它不該成為工作、生活的壓力與焦慮的來源。適時鬆綁你的完美主義要靠自己的改變,更需要時間的累積,鬆綁完美主義是一個具挑戰性及有益身心健康的過程,記住,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需要追求完美來證明自己的生命價值,學會接受自己的小不完美並適時鬆綁你的完美主義,有助身心健康,並會帶來更多自由與幸福感。

首頁 » 出書人

毛孩的祝福:生與死都有愛同行

作者:張老師文化編輯


【讀者投稿】

毛孩的祝福:生與死都有愛同行
撰文/陳雅琪

我養了三隻小狗,朝夕相處下,關係親近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一隻純黑色的毛小孩取名為阿尼吉,阿尼吉很聰明,有延遲吃棉花糖的觀念,拿到食物時,牠會把食物先叼去秘密小窩,等收集完零食,再找個好時光獨享,有天我先生餵阿尼吉吃蘋果時,其他毛孩過來搶食,阿尼吉狼吞虎嚥不慎噎到了,我用盡了所知的急救方式仍無法救回,心急如焚,十萬火急的趕去動物醫院求助,獸醫冷靜地說牠已經死了,無法救了。我拜託醫師,醫師才從阿尼吉的食道中取出還有餘溫的蘋果塊,看著失溫且不會再動的毛孩,我崩潰了,無法在乎其他人的眼光,直接在動物醫院嚎啕大哭,哭得好像我家死了一個人一樣悲切,對我來說,是的,就是這麼的悲痛。

養了多年的毛孩因意外往生,讓我體會了類似喪子之痛,親手送牠火葬、撿骨、埋在我們曾經去過的幸福基地,透過帶有祝福牠一路好走的儀式,提醒我接納毛孩往生的的現實。隔天,我聞到空氣中有牠的味道,雖然我看不到牠,卻很真實的感受到那一瞬間,我和牠好似在一個透明的結界內互動,好神奇的體驗,心頭也覺得奇怪,我從沒帶牠來我上班的地方,阿尼吉怎麼找的到我?死後靈魂的歸宿是哪裡?

哀傷的過程中,反省自己,毛孩的一生只有短暫的十年多,我幾乎都在忙碌工作,鮮少陪伴牠們,牠們會不會有孤單、心情差的時刻?每次回家,牠們全然的開心與喜悅,療癒了我的心,當我閱讀到《生死一線牽》這本書,書中提到「死亡不必然要切斷你和你所愛的人的關係,你們的內在關係在死後仍然繼續存在著,這個關係由內展開,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治療」這段話讓我想起夢中,我和阿尼吉在戶外玩到精疲力盡,躺在草地上時,牠看著我,很開心地搖著尾巴,用我能懂的方式告訴我,他有自己將走的路,剎那間,淚水浸濕了枕頭,我突然懂了!我與阿尼吉在地球的關係到了終點,但可能是在亙古流長生命形式中的中點,透過彼此學習到生命的功課,已不在的阿尼吉處處都在,在我心裡,在其他毛孩的記憶裡,在牠曾經玩耍的痕跡裡,那些難以告別的傷痛與關係,是自己覺得有未竟之事,實際上,阿尼吉已經往安全的領域前去,反而是自己的心未安頓罷了。透過夢中的互動與療癒,讓我對阿尼吉的記憶停在最美的一刻,勇敢接受別離,Let it go。

生命的消逝,讓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不違背本心,活得自在與灑脫,將生命投注在美好的事物上,例如家人、朋友、毛孩、夢想,懷著感恩的心,善用每分每秒,珍愛與他人相處的每天,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認真對待,笑著等待生命尾聲的到來,才不會留下遺憾,因此我寫了一份遺囑。

書寫的過程,發現最放不下的是我先生,這是一個特別也不太意外的答案。從前認為沒有誰會比父母更讓我牽掛,但與沒有血緣的先生經歷一些生命重大時刻後,愛情轉化成親情,那愛恨情仇的份量並不會比父母的輕,也不同於父母所能給的情感。知道自己離世,還有弟妹可以照顧父母,反而牽掛沒有父母手足及子女的先生,盤點了財務,發現自己死後留下的金錢,剛好煩請先生幫我安葬而已。我死後身價不如我活著的價值,透過預立遺囑,讓我先生了解,我的生比死有價值,還能共享生活上的樂趣,所以還是好好愛我吧!

遺囑的部分內容:選擇我們最常散步的地方,當作我長眠的床,種植一棵你最喜歡的雞蛋花,照顧好這棵樹,當樹成長茁壯,你會感到成就感和喜悅,象徵著我們愛的連結與轉化。所有的保險我都分門別類,聯絡電話都寫在封面,方便你致電領取,這也是我愛你的一種方式,希望你能完整經歷我離開的哀傷,不要因瑣事煩心,用我的遺產簡單地辦一場告別派對,請朋友們隨喜參加,希望他們可以代替我,對你說「節哀」、「保重」等話,還可以對你說,我生前是如何的愛你,所以要帶著我留給你的愛,好好活下去,你自然地走完餘生是證明我活過的存在,我想你應該會很感動,那就好好大哭一場,好好的活著吧。

我明白夢中阿尼吉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愛,離開的生命,會希望留下來的生命完成今生的任務,盡情生活,我相信世間萬物不會因身體消失而滅亡,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有能量,能量會傳遞與轉換。愛也是一種能量,死亡無法阻擋彼此的愛,反而讓我們警惕生命長度有限,寬度可以無限,生命自然的來自然的離開,就像水循環,生生不息,我們或許有天將會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宇宙,因為愛再相遇,屆時再暢快淋漓的傾訴與大大的擁抱吧!

參考資料
Kennedy, A. (2009)。生死一線牽:超越失落的關係重建(張淑美、吳慧敏審譯)。心理。(原著出版於2003)。

首頁 » 出書人

喪偶之慟

作者:張老師文化編輯

【讀者投稿】

喪偶之慟

撰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生命教育碩士班許玲瓏

當頓失所愛時,內心與周遭的一切幾乎都瞬間改變了!起碼我的感覺是如此。

另一半剛離世時,無論看什麼都很模糊、失焦。每天都在自問為什麼「他為什麼讓我獨活?」「他為什麼不守信用?」很多千奇百怪的為什麼,但都沒有答案。

孤立無援,世界頓時成為一個巨大、困惑、陌生又充滿恐懼的地方,只希望能再與至愛相處片刻,但卻被巨大的失落與渴望吞噬!過去和未來似乎一起崩塌了,為了存活與復原,需要依靠回憶,但回憶在此時卻又形成一個吞噬自己的黑洞!因為過去一起做的事,如今都得一個人做;未來也改變了,因為困在迷霧中的自己無法想像未來!曾經共同編織的藍圖,如今空了一塊……誰說「時間會治癒一切!」又是誰說「未來會慢慢變好?」此時只知道我的心和腦被悲傷切斷了所有的迴路。

而心,空掉的那一塊無法填滿也不願填滿,我拒絕社交和舊識的問候,和朋友的感情也因此而改變,雖然友誼仍在。過去是以夫妻的身分出席聚會,大多數朋友也是和另一半共同認識的,但如今只剩我獨自一人,相聚徒增感傷,因此我切斷所有的舊識,不願讓自己一直在被關心詢問著:妳還好嗎? 因為我確實不好,也不需要在人前裝堅強啊!因為我很清楚明白我需要自己扛起這個重擔!「悲傷」這個重擔是無法分擔的,每個人的悲傷都必須自己承擔,也因此經常會在情感脆弱與情感滯留之間來回擺盪,時而小悲時而大泣,每當被問及:「妳這種狀態到底要持續多久?」心中便油然升起一股對自己的質疑:「難道是我不正常嗎?我一定要很勇敢嗎?我也不想讓自己處於如此耗能的狀態中呀!」

於是買了許多心理輔導書籍,閱讀後才明白,原來「失去配偶」失去的不只是某個人,還會面對所謂的「連帶失去」,例如:付帳者/生意夥伴/收支平衡者/伴侶/知己/廚師/顧問/夫妻朋友/未來夢想/鼓勵者/跑腿者/園丁/雜務工/啟迪者和謬思/愛人/技工/回憶分享者/心靈導師/激勵者/宗教夥伴/保護者/提供者/運動夥伴/報稅者/司機/你所認識的世界。

許多人以為伴侶過世不會影響生計,事後卻發現並非如此,因為醫療和其他相關事物所費不貲,伴侶的家人也可能在此時針對醫療過程而質疑你,更甚者在剛辦完喪禮後提醒未成家子女要和活著的父或母親辦理繼承,這些點點滴滴無疑是雪上加霜,更會加深此刻的悲傷。

但這些都是不曾經歷過此痛劫之人所能理解的,所謂「未經他人痛,何知他人苦?」所以請不要再把「感同身受」掛嘴邊了!

更多時候,感覺自己某部分被抽離了,但無法確定是哪部分。生活是空虛的,有如真空一般,因為妳必須得適應一位如此重要的人從此在妳生命中消失了,除了經歷喪偶之痛,還要習慣伴侶離開後留下的空虛,婚姻讓人形成「我們」的生活模式,而失去伴侶又會讓人的身分從「我們」變成「我」,這真的是過渡階段最讓人難受的一件事,同時也讓自己被列為「寡婦」,每思及此就感覺周遭世界都變了!彼此陪伴了四十四年,然而,死亡卻讓他永遠在我們的婚姻中、家庭生活裡缺席!我也不再關切過去所關切的事,例如管教孩子、準備三餐或整理家務,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經常放空,但這種感覺比悲傷還可怕,因為感受不到任何情緒的存在。我怎麼了?

於是我問自己,人為何而悲傷?悲傷的目的又何在?悲傷之後呢?

彼時的我除了大量閱讀心理療癒書籍,也開始參加療癒課程如家族排列、臼井靈氣、阿卡莎靈魂解讀、神性瑜珈、銅鑼浴療癒、煉金水晶鉢之內在療癒……到最後再度踏進校園讀書,從這些過程中,藉由團體課程老師的帶領,一次次大量且強烈地將自己內在深沉的哀痛不斷挖掘與釋放,這些都是屬於靈性撫慰,在課程中與自身經歷相同者互相支持則屬身心之療癒,直到今日,雖仍未讓我找到如何正確療癒喪偶之痛的答案,但照顧身心靈對於哀慟之人確屬必然之舉。

深知我的人生如果要繼續前進,就是必須將感情能量投注到新事物,重新尋求滿足與實現,制定一個現階段能接受的目標,為生命找到新的方向,因此我將我的注意力全然轉至重返校園讀書。

喪偶是一趟我們不想走卻不得不走的旅程,帶給我們千頭萬緒。而這些感受都很有道理嗎?不一定。因此每當看著身邊有人正在經歷這種喪親事件時,我都思索著,分享自己曾經有過的感受對他是否有所幫助呢?

就我個人認為,悲傷的到來未必會以專家所言依序呈現,以悲傷五階段而言:否認(處在抗拒的階段)→憤怒(憤怒是表達痛苦的方式)→討價還價(出現內咎感而討價還價)→沮喪(體會到失去的事實,此階段最容易因為走不出傷痛而選擇結束生命)→接受(接受了生活的新現實,意味著重建生活,準備開啟新人生旅程)。

但依我個人體驗就不是如此按步就班,自己當下便接受另一半離世的事實,但往後的日子卻一直處於憤怒、內疚感、對自己生氣也生另一半的氣、沮喪,錯綜複雜的各種悲傷交錯席捲而來,如此過了一年,漫長又毫無生機的一年……直到第三年才讓自己從沮喪中脫困,真正迎向陽光!

許多人抗拒甚至痛恨悲傷,這也很正常,每個喪親之人的哀傷會有相同的進程嗎?答案是否定的!除了分享自己的療傷經歷以外,我們永遠無法抗拒悲傷到來的那天,但了解悲傷的五個階段,或許可以讓我們更具體了解如何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安然走過悲傷歷程。

 

首頁 » 出書人

淺談音樂治療發展與應用

作者:張老師文化編輯

讀者投稿   

撰文/林育陞   淺談音樂治療發展與應用

一、創造性藝術治療—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一詞,目前在台灣已經慢慢廣為人知,特別是後現代治療模式興起,音樂治療也屬後現代模式之一。

    而音樂治療在國外是從美國開始發展,約有一百多年,目前已有專業發展體系與國家證照,但因創造性藝術治療模式整合,讓音樂治療再度被討論與研究。

    美國心理學專家Richard S. Sharf在其著作諮商與心理治療(原書名Theories of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 Concepts and Cases)中,有明確指目前新興的後現代治療模式。創造性藝術治療,是目前美國約近三十年開始發展出來的模式,其內容包含藝術治療、舞蹈治療、音樂治療、戲劇治療和心理劇等五大後現代模式,是將表達性特色治療模式整合的新取向模式,而音樂治療也屬一派,目前我國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積極推廣音樂治療,讓人們更清楚音樂治療的形式與發展。

二、音樂治療與音樂教育

    音樂治療與音樂教育是有一定程度的不同,雖兩者對當事人在全面性的感官發展,例如肢體、感官、認知、語言、情緒及人際互動上都有一定影響。但音樂教育注重在音樂能力與技巧的提升,而音樂治療並非是音樂能力提升,更重要的它是聚焦在生、心理發展上遇到阻礙或情緒困擾等人之輔導上,透過個別與團體的方式,強調當事人個別需求,並隨著當事人的發展和進步調整治療計畫,不同於一般標準化音樂教育課程的設計。

    音樂教育的工作者,須具備音樂素養與音樂學理要求,但音樂治療工作者則還須具備心理輔導、治療專業背景要求,是需認可的治療師才能執行,並非只要會音樂的人就能進行。

三、音樂治療應用

    音樂治療顧名思義,是以音樂為連結的媒材應用,包含樂曲、聲音、聲調、創作等方式建立連結,但音樂治療有基本四種元素,是音樂治療師必須熟悉,且能在個案輔導上靈活應用,主要包含應用元素如下:

  • 即興發揮:你可以透過樂器、聲音、歌唱等方式,即興創作,主要目的是讓當事人運用媒材表達與紓壓情緒,並建立非語言交流,這可以為之後的口語交流做準備。
  • 重新創造:透過此方式,可以在現有的音樂去做調整與改變,例如老歌重新詮釋、詞曲調整與變動等,此目的是提高人們感官刺激,從現有音樂激發新的靈感,另一方面幫助自己與他人,察覺變動樂曲與自身內在投射的關係。
  • 音樂創作:此方式可以讓參與的人們自行創作歌曲,書寫自己的歌曲,讓成員彼此更清楚不同特質的曲風與歌曲的創作,也能增加人們對於當事人理解。
  • 聆聽樂曲:透過聆聽歌手、樂團、不同音樂作品的方式,增加當事人的音樂敏感度,也能幫助當事人放鬆,連結不同歌曲與自己的意義。

四、音樂治療功效

    目前音樂治療功效注重在兩部分,分別是生理發展與心理輔導。

  • 生理發展上:主要依據個案狀況大致三種形式感官刺激增加,對於感官刺激培養,音樂治療對五感刺激有一定幫助,讓當事人提升五感與自己的連結。2.生理放鬆,音樂具有舒壓的功效,對於焦慮與憂鬱情的當事人,具有紓解壓力的協助。3.發展功能幫助,對於發展遲緩或是功能退化者,可透過使用音樂樂器,協助當事人肢體功能發展與延緩失能。
  • 心理發展上:心理情緒紓壓,透過安全的音樂治療環境,讓當事人放鬆心情得到一定的情緒釋放。2.增進察覺,察覺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增加自己與他人連結。3.加強社會興趣,對於音樂有興趣的當事人,能幫助當助人發展有益的社會興趣,如參加音樂團體、欣賞音樂、音樂創作等,幫助當事人建立社會興趣。

五、音樂治療合適於那些人

    早期台灣音樂治療是從特殊教育與醫院場域開始發展,主要是從特殊族群治療起家,但隨著心理健康議題重視,目前開始廣泛運用到各種族群人身上,目前也因長照與健康老化興起,高齡族群也是目前音樂治療常使用的族群。

    但音樂治療服務重點,是根據不同族群的特質、需求、期待,發展合適的治療與陪伴方式,並符合倫理規範,才是音樂治療服務大眾最主要核心。

首頁 » 出書人

選擇與價值

作者:張老師文化小編

作者/張瓊方心理師


外顯的那些 從來都不會遮掩掉「你/妳」

 

我是一個身材高胖的女性,這一輩子常常掙扎於到底該不該吃下這一口鹹酥雞或是喝下這一口珍奶,在我的記憶中,我應該從國小開始就很在乎自己身材肥胖這件事,當然也歷經了無數次減肥的過程,每當看見成功的減肥案例分享:「我試過極端飲食、低糖飲食、蘋果減肥法……各式各樣的減重方法,最終我試了XXX方法,成功了!」我都很希望成功的那個人是我,但無奈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還是個胖胖的女生。

 

  某天滑臉書的時候,無意間看見一個身材可能比我更高胖一點的女生,她非常有自信地教導大家如何使用礦物彩妝,我因為被她的自信吸引,於是追蹤了她的臉書帳號並且觀察了好一陣子,漸漸地,我發現我的視線已不再關注她的身材,而是看見她呈現出來的個人魅力與笑容。

 

  相較於我這輩子都一直專注地看著自己的肥胖並且試圖改變它,臉書上的這個女孩,卻似乎一點都不在乎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曾經問過媽媽:「我如果一輩子都這麼胖怎麼辦?」媽媽只是回應我:「胖不是一件會遮掩掉『妳』的事情。」我小時候不太懂,但我現在好像比較懂了。

 

  事實上,我似乎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為什麼我這麼討厭肥胖,好像只是因為小時候曾經被嘲笑,因此就在心裡埋下了「肥胖好糟糕」的種子,接著我就開始一直很努力地想要拔除這個自己。我想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這樣子的,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選擇成為一個瘦瘦的人,但卻非常努力地想移除掉自己身上的肥胖。

 

  當我們擁有一個自己很討厭的特質之後,很容易把所有的挫折都歸因到這個特質。記得以前大學的時候,非常流行交網友,曾經有一次我跟網友約了要見面,結果到了約定地點,網友非但沒有出現,手機還關機,當下我立刻意識到自己被放鴿子,內在開始出現了很多小劇場,像是他應該遠遠地看過我,覺得我長得很醜、很胖所以故意不來見我。但事實上,這樣的歸因只是會讓自己更討厭自己的肥胖而已,而且失約的人是他,不是我,我卻把這整件事怪罪給自己的肥胖。

 

  可是我為什麼要這麼討厭自己的肥胖呢?

 我不曾釐清為何我要選擇變成一個瘦的人,但是我卻花了幾乎大半輩子的時間在朝這個方向前進,有時候這種選擇,似乎變成一種我覺得我「應該」這樣做,可是我不明白為什麼我要這樣做,正在閱讀文章的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嗎?你不斷地追趕著某一個目標,但你卻不知道為什麼你要追趕這個目標。

 

選擇無關對錯 重要的是聽自己的聲音

 

  選擇跟你的價值似乎是直接相關的,我們會賦予我們認為重要的東西很高的價值,當我們內在覺得自己不足或匱乏時,就會開始使用高價值的物件來滿足自己,當這個物件不見的時候,我們的價值感也會開始隕落。有時候感覺痛苦的親密關係也是這樣,我們賦予伴侶身上的某些狀態極高的價值,那些狀態可能是我們自己達不到或是匱乏的,也因此我們可以不斷地忍受這段關係裡面不舒服的地方,為的只是要留住那個我們覺得很有價值的東西。

 

  這個選擇很弔詭的地方在於,明明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可能是自己,但我們卻常常選擇一些單價很高的包包、很厲害的車子或是蛋黃區的房子,來證明自我的價值。這個選擇可能不是單一的選項,例如當你覺得自己很有價值時,你就不需要外在那些東西;或是你擁有外在那些東西時,你就不需要證明自己很有價值,這個歷程可能是相輔相成的,但重點會放在即便你沒有了這些外在的東西,你是不是還能夠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

 

  選擇沒有對錯,又或者對錯與否必須在選擇之後才能討論,但希望每一個選擇都是你打從心底認真思考後才做出來的,而不是因為你擔心害怕、恐懼或是從來沒有思考過原因,只是為了這麼做而做。

首頁 » 出書人

台灣最美的風景

作者:張老師文化編輯

讀者投稿

台灣最美的風景

撰文/溫業均

退休很久了,年紀也有一把了,新冠病毒的威脅也漸趨平和了,念及家人的渴望,乘著健康情況尚能自理時,盡速達成自己的心願,錯過了,即能成為無法彌補的遺憾。藉著助行器的幫忙,千里迢迢回到台灣。

飛機安全落地,入境後進駐防疫旅館,經過快篩檢測,一條線、安全無虞。立即展開必要的事務。首站直奔區公所恢復戶籍,熱心服務的志工,主動前來瞭解我的需要,貼心幫忙,又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有回家的感覺。同時也意外的獲得一張敬老悠遊卡,給予搭乘公車不需付費的禮遇,甚感溫馨!

高樓大廈林立、寬暢的綠蔭大道、行人、車輛,川流不息,愈來愈繁華。大小飯店一位難求。

受老友邀約聚會,抵達餐廳時,赴宴客人吱吱嚷嚷。原來大量客人湧入,真的是高朋滿座,人滿為患,餐廳不得不按順序入席,發放號碼牌。所以,很多人都聚集在櫃台前索取號碼牌。餐廳設想周到,為等待的客人準備了座椅。備等待入席的客人得以暫時休息。因為是進餐時間,等待的客人甚多。其中有一組全部為婦女,最長者為白髮祖母級的老婦人,也另有一位女孩,約6〜7歲,依偎在老婦人的身旁,可能是祖孫的關係,小朋友一語不發,文靜又乖巧,她們被叫號就先行入席了。

我因為有衛生需要,就去了衛生間,同時也發現小朋友走向同一個方向(即在等號區休息時依偎在老人的身旁的小女孩),快速的超越我的前方,立即推開男廁的門,用身體阻擋著(彈簧門),我不知所以,還告訴她:「女廁在那邊!」。她看看我並沒有回應。等我進入後,她才離開,門也自動關上了。我才驚覺到原來是在幫我,而我竟然不察。事畢離開後,發現小女孩又出現在門口,先一步把門推開,看到我能順利通過。確定我安全了,她才一溜煙地跑開了。我恍然大悟,並有些汗顏,竟然有這般聰明、靈巧、又善良的小女孩,實在少見。發現我行動並不方便,即主動前來幫我。小小年紀,內心即充滿樂於助人的善良。

我和小女孩事前沒有任何交流並不認識,唯有十分鐘前同為「候席者」的短暫交會。也不可能有人指導她該怎麼做,而是生活中看到、聽到、耳濡目染的、或是家庭教育的薰陶,感同身受的小女孩,她知道當別人有需要時,因為善良、因為有愛,能將心比心,即會挺身而出,主動幫忙。原本有意找到她的父母或是長輩,說明小女孩所做的是自動、自發,是應該讚許的事。可是,在用饍時間、座無虛席,我手握著助行器,在餐廳裡走動並不方便,更會造成其他人的不方便、尤其影響了服務生為客人的服務品質,包括上菜或其他的服務,或是自己意想不到的危險,因此作罷。

既是已離開台灣,每每憶及這溫馨的一幕,即激起難以平抑的漣漪一陣歡喜,重複在腦海中迴盪。也是回到台灣最難得、最溫馨的收穫。如果有機會再次相會,會把她抱在懷裡,希望能有奇異的緣份降臨。曾多次看到電視裡的報導;台灣有最美的風景是「人」!真的,最完美的家庭、最驕傲的父母、好可愛的小朋友。有回家的感覺,處處都是,難以忘懷!

「愛」無處不在!「愛」與「被愛」!同是溫馨心靈的幸福種子,滋生每個個體的身心無限光明,家庭、社會,生活中的正能量!

首頁 » 出書人

水腫好困擾,炎熱夏天不敢清涼打扮嗎?出身中藥行的營養師 教你乾爽體質小撇步

作者:張老師文化小編

今年夏天走在路上,看到的大多不再是短裙或洋裝,而是因為韓流而帶起的露肚裝炫風。

時序進入八月,天氣雖然還是一天比一天熱,但是其實24節氣裡面已經走到立秋了,而立秋(2023/8/8)到秋分(2023/9/23)的這段時節,是中醫季節理論(一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中長夏的開端

長夏時節是一年中濕氣最重的日子,氣候特色本就是濕氣重且地面悶熱,加上台灣本身屬於海島型氣候,濕氣又更加重濁,還有現代人工作生活模式屬於動腦多、運動少,因為怕熱又長期待在密閉有空調的室內,以及隨處可見的手搖飲店,養成民眾嗜喝含糖冰飲的習慣,冷飲跟寒涼飲食,導致濕上加濕,濕氣容易積在脾胃裡,很容易讓人形成脾虛體質。脾虛的人經常感到食欲不振、排便不順、倦怠乏力、臉色蠟黃、手腳冰冷,並且因濕氣代謝困難而出現水腫情形,所以在這時節,養生首重「健脾胃、排濕氣」。

想要檢查自己是不是屬於體內濕氣重的族群,可以檢查是否有以下症狀:

1.起床還是感覺疲勞、頭昏腦脹
2.大便粘膩、排不乾淨(黏在馬桶上)
3.舌苔又厚又黃

4.體重增加、四肢或臉部出現水腫
5.手腳冰冷,下肢沉重
6.食慾不振,或容易有飽脹感

 

如果有以上這些症狀,可能就要注意濕氣已經悄悄佔據你的身體囉,如果不注重體內排濕,可能會感覺自己不管吃再少、睡再多,都還是有體態不佳跟疲倦不堪的困擾,適合長夏強健脾胃的排濕飲食可以依照以下原則來進行調整:

  • 適量添加辣味,吃東西時可加一點生辣椒或是胡椒粉,幫助把濕氣排出體外,但也要避免過量吃辣而造成火氣旺盛。(攝取辣味的形式以原型食物的辣為主,不是指辣油、辣豆瓣等再製品形式的辣,再製品除了增加熱量攝取外,還可能還有過量的鈉,反而容易造成水分滯留)
  • 多吃含鉀量高的食物,因為鉀離子具有排水功能,可以幫助體內排除多餘的水分。像是鳳梨、香蕉、葡萄、芭樂等。
  • 漢方醫學中,脾臟對應在五色跟五味分別是黃色跟甘味,所以健脾胃飲食的話,攝取黃色、具有甘甜味道的食物最能滋養脾胃,例如小米、木瓜、橘子、香蕉、南瓜、薏仁、山楂、黃豆等,養好脾臟,循環自然通暢。
  • 攝取足夠水分,但減少含糖飲料攝取,可以利用利水、健脾、醒脾的漢方原料,自製低熱量的涼茶來提理體質,例如荷葉、山楂、玉米鬚、黑豆等,補充水分的同時,也可以減少體內濕氣生成、並且增加多餘水分排除,一舉兩得。
  • 多吃涼性、利水性食物,比如瓜類、菇類、筍類、紅豆、薏仁、茯苓等,利用食材本身的特性幫助體內水分排出。

【張老師文化│選物平台新上線】8月安心精選-參氣小姐漢方茶 

【參氣小姐 Miss No Ice】
身清如燕茶◎夜間養生
定價 NT$430 優惠價 NT$408

│商品資訊│
品名:參氣小姐。日日輕保養。身清如燕茶
重量:每盒10包/每包8g±1g
製造日期:標示於外盒
保存期限:未開封18個月
保存方法:請置於乾燥通風環境,避免陽光照射

│商品摘要│
– 玫瑰:養顏美容
– 山楂:解膩助消化
– 洛神:天然抗氧化劑

喝出好食力
通往美食的路上替你消除負擔

【參氣小姐 Miss No Ice】
逐水消失茶◎日間養生
定價 NT$430 優惠價 NT$408

│商品資訊│
品名:參氣小姐。日日輕保養。逐水消失茶
重量:每盒10包/每包8g±1g
製造日期:標示於外盒
保存期限:未開封18個月
保存方法:請置於乾燥通風環境,避免陽光照射

│商品摘要│
– 山楂+陳皮:健脾,減少濕氣生成
– 荷葉+玉米鬚+青仁黑豆:利水

甩開濕氣,找回乾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