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書人 » 輔導&助人技巧 » 淺談音樂治療發展與應用

淺談音樂治療發展與應用

作者:張老師文化編輯

讀者投稿   

撰文/林育陞   淺談音樂治療發展與應用

一、創造性藝術治療—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一詞,目前在台灣已經慢慢廣為人知,特別是後現代治療模式興起,音樂治療也屬後現代模式之一。

    而音樂治療在國外是從美國開始發展,約有一百多年,目前已有專業發展體系與國家證照,但因創造性藝術治療模式整合,讓音樂治療再度被討論與研究。

    美國心理學專家Richard S. Sharf在其著作諮商與心理治療(原書名Theories of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 Concepts and Cases)中,有明確指目前新興的後現代治療模式。創造性藝術治療,是目前美國約近三十年開始發展出來的模式,其內容包含藝術治療、舞蹈治療、音樂治療、戲劇治療和心理劇等五大後現代模式,是將表達性特色治療模式整合的新取向模式,而音樂治療也屬一派,目前我國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積極推廣音樂治療,讓人們更清楚音樂治療的形式與發展。

二、音樂治療與音樂教育

    音樂治療與音樂教育是有一定程度的不同,雖兩者對當事人在全面性的感官發展,例如肢體、感官、認知、語言、情緒及人際互動上都有一定影響。但音樂教育注重在音樂能力與技巧的提升,而音樂治療並非是音樂能力提升,更重要的它是聚焦在生、心理發展上遇到阻礙或情緒困擾等人之輔導上,透過個別與團體的方式,強調當事人個別需求,並隨著當事人的發展和進步調整治療計畫,不同於一般標準化音樂教育課程的設計。

    音樂教育的工作者,須具備音樂素養與音樂學理要求,但音樂治療工作者則還須具備心理輔導、治療專業背景要求,是需認可的治療師才能執行,並非只要會音樂的人就能進行。

三、音樂治療應用

    音樂治療顧名思義,是以音樂為連結的媒材應用,包含樂曲、聲音、聲調、創作等方式建立連結,但音樂治療有基本四種元素,是音樂治療師必須熟悉,且能在個案輔導上靈活應用,主要包含應用元素如下:

  • 即興發揮:你可以透過樂器、聲音、歌唱等方式,即興創作,主要目的是讓當事人運用媒材表達與紓壓情緒,並建立非語言交流,這可以為之後的口語交流做準備。
  • 重新創造:透過此方式,可以在現有的音樂去做調整與改變,例如老歌重新詮釋、詞曲調整與變動等,此目的是提高人們感官刺激,從現有音樂激發新的靈感,另一方面幫助自己與他人,察覺變動樂曲與自身內在投射的關係。
  • 音樂創作:此方式可以讓參與的人們自行創作歌曲,書寫自己的歌曲,讓成員彼此更清楚不同特質的曲風與歌曲的創作,也能增加人們對於當事人理解。
  • 聆聽樂曲:透過聆聽歌手、樂團、不同音樂作品的方式,增加當事人的音樂敏感度,也能幫助當事人放鬆,連結不同歌曲與自己的意義。

四、音樂治療功效

    目前音樂治療功效注重在兩部分,分別是生理發展與心理輔導。

  • 生理發展上:主要依據個案狀況大致三種形式感官刺激增加,對於感官刺激培養,音樂治療對五感刺激有一定幫助,讓當事人提升五感與自己的連結。2.生理放鬆,音樂具有舒壓的功效,對於焦慮與憂鬱情的當事人,具有紓解壓力的協助。3.發展功能幫助,對於發展遲緩或是功能退化者,可透過使用音樂樂器,協助當事人肢體功能發展與延緩失能。
  • 心理發展上:心理情緒紓壓,透過安全的音樂治療環境,讓當事人放鬆心情得到一定的情緒釋放。2.增進察覺,察覺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增加自己與他人連結。3.加強社會興趣,對於音樂有興趣的當事人,能幫助當助人發展有益的社會興趣,如參加音樂團體、欣賞音樂、音樂創作等,幫助當事人建立社會興趣。

五、音樂治療合適於那些人

    早期台灣音樂治療是從特殊教育與醫院場域開始發展,主要是從特殊族群治療起家,但隨著心理健康議題重視,目前開始廣泛運用到各種族群人身上,目前也因長照與健康老化興起,高齡族群也是目前音樂治療常使用的族群。

    但音樂治療服務重點,是根據不同族群的特質、需求、期待,發展合適的治療與陪伴方式,並符合倫理規範,才是音樂治療服務大眾最主要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