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活動書同時加入購物車,系統自動變價
- 活動書籍(點擊書名至書籍頁面,或進購物車中加購)
- 將活動書同時加入購物車,系統自動變價
臨終關懷之母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在其《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指出了臨終前的五階段: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多年來,事實證明這些階段不只適用於面對死亡,也同樣適用於面對生命歷程中的各種災難。
在本書中,庫伯勒.羅斯與《用心去活》的合著者大衛.凱斯勒,重新檢視這五個階段,希望給予深陷悲傷的人更深的同理與受用的指導。兩位作者的洞見與忠告幫助讀者體認生命本應如此,並找到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悲傷是因飽嘗失落痛苦與情感的斷裂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悲傷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它是情感、精神、心理的治療之旅。人們往往忽略了悲傷的神奇療癒力量,事實上悲傷就和車禍或重大手術後身體的療癒力一樣驚人。
人生很多問題都是因為悲傷沒有獲得解決或治療。如果你沒有好好走過悲傷,你便會喪失治療靈魂、心理與情感的寶貴機會。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找不到太多悲傷的好榜樣。我們很少告訴孩子失去所愛時該怎麼辦,想想看,你何曾聽過人們對孩子說:親人去世後你應該這樣走出陰影,應該那樣哀悼親人。
有一位女士說她會帶著孩子去為外公掃墓──雖然孩子們對外公幾乎沒什麼印象。她說:「我坐在墓前,當著孩子的面哭泣。我說了外公的一些往事,說著說著,又哭又笑;我告訴孩子,悲傷就是這樣。平常我什麼事都願意教他們,怎麼能獨漏悲傷?我知道孩子總有一天會經歷失落與死亡,我希望到時候他們能順利地走出陰影。」
本書中分別探討悲傷、縈繞的記憶、夢境、孤立、孩子、治療乃至性生活,融合了務實的智慧與靈性的探索,形塑出一條通往圓滿的道路。除了豐富的內文,另有精闢的前言探討家人長期臥病時所產生的預期性悲傷,在後記「悲傷的恩典」裡作者告訴我們,失落的意義與治療的力量實蘊藏在悲傷的過程裡
愛與悲傷─人生必經之途 文=趙可式
這本論悲傷的書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離世前的最後一本著作。她於一九六九年出版第一本著作《論死亡與臨終》,在全球掀起了「生死學」的革命浪潮。由於此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因此「死亡」、「臨終關懷」、「臨終病人的心理」等課題,在不同文化中引起廣泛的注意,對醫療、社會及文化形成巨大衝擊。
本書從病人的角度轉移至失親哀傷者的角度,亦是羅斯醫師在因中風坐了九年輪椅及面對死亡的預期性悲傷中,切身體會之深刻作品。本書最大特色有下列三項:
一、 理論基礎與實例水乳交融,引人心領神會:
本書的理論基礎相當完備並佐以實例,無論對醫療專業人員、一般民眾、病人及家屬,都是絕佳的參考資料,甚至是正處於悲傷之喪親家屬的一帖良藥。兩位作者是長期累積實務經驗的大師。本書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讀來生動活潑,發人深省。
二、兩位作者的真情告白,不只從外在來「寫書」,更寫出自己的肺腑之言:
羅斯醫師與大衛.凱思樂在本書中分享自己的悲傷經驗。他們在悲傷中體悟生命的脆弱及韌性,而「曾經愛過、失去,又活了過來」的人生歷練,使得他們更感念:「生命、死亡與愛是上天給你的恩典。」
三、內容包含悲傷各層面且面面俱到:
本書從預期性悲傷、悲傷的內在世界及外在表現、悲傷的不同面貌以至特殊情況,例如,災難、自殺、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及猝死等所造成的悲傷都有詳盡的詮釋。尤其在〈自殺〉一文中,以真實遺書來表達自殺者的心境,更是賺人熱淚,也能以更大的包容及同理心看待深陷悲傷的人們。
羅斯醫師自一九六九年出版《論死亡與臨終》一書中,提出「臨終的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後,可說是毀譽參半。譽者認為如此清晰的分類與階段論,很符合科學原則;毀者則認為就是因為太過清晰,將複雜的情緒簡化,不符合臨床的事實或現象。真正接觸臨終病人者隨即發現,幾乎沒有一位病人是按照五階段論。如此簡單的階段論反而造成人們誤判病人的情緒,並加以標籤化,使病人更感到不被了解與孤獨。再者,由於近三十年來關於死亡與臨終之主題的研究甚多,大部分具水準研究的結論均是推翻此五階段論。
羅斯醫師是一位具經驗的臨床精神科醫師,曾撰寫二十多本著作,卻未曾在學術領域中深耕。她的著作並非從嚴謹的研究得出新知,而是從實務經驗出發,因此很難說服正統學院派的學者。近年來,有關死亡與臨終的學術論著或百科全書陸續出版,盡是對五個階段的批評。羅斯醫師當然知道這些批評,因此她在本書中表示:「五個階段被世人廣泛地運用與誤用」。她也在〈我的悲傷經驗〉一文中道出:「我的人生目的絕不只是度過這些階段……,我的生命絕不只是五個階段便能一語道盡,我相信你的人生也同樣豐富。重要的不只是認識這些階段或紀念逝去的生命,而是活過的歲月。」
這段結論正是本書宗旨的最佳寫照。雖然本書開宗明義仍是介紹「悲傷的五個階段」,但作者的重點置於後記〈悲傷的恩典〉中。後記中有幾段擲地有聲的話:「悲傷是必經的人生體驗……沒有人會白白悲傷。悲傷有治療力量。如果你沒有好好走過悲傷,便會喪失治療靈魂、心理與情感的寶貴機會。悲傷是上天的恩典!」因此這五個階段只能做為背景知識,對「悲傷」的本質與表現多些了解,卻無法視為金科玉律,硬按在個別的人身上。本書雖再次提出五階段論,卻在書中再三強調:「失落與悲傷是非常個人的經驗,但你的失落對你有獨特的意義與痛苦。」真正要了解悲傷或幫助悲傷的人,只有用愛,全然包容、接納的愛,才可能看出每個人的獨特性與個別性,也唯有愛才有治癒的力量。
對從事助人專業的讀者,例如:醫師、護理人員、社工師、心理諮商師等,讀本書時請務必讀完全文,才不致斷章取義。同時「五階段論」只能做為背景知識,無法做為診斷的術語或依據。一般民眾也請謹慎解讀「五階段論」,它只能做為「知識」,不能直接加以「應用」。人的獨特性與複雜性絕非幾個階段就可以說明清楚。深入了解、體恤、接納、愛,才是真正治療悲傷的途徑。
〈本文摘錄自《當落葉緩緩落下》一書推薦序文,本文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國內安寧療護先驅〉
完成為人類悲傷而寫的最後功課 文=林綺雲
如果生命已走到盡頭,你想完成什麼事?
你可曾有過因人們的誤解,飽覺委屈而急於解釋的心情?
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可能都經驗過,不知如何將人類複雜的行為簡化成抽象的通則性理念。在研究上,這是最不容易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過程。伊莉莎白是位實務工作者,在工作中抱持研究態度,建構出人類悲傷的階段理論,姑且不論後來的褒貶如何,都已占據「天下第一」名實具存的地位。簡單的五個階段,卻道盡人類在面對失落事件時五種複雜的心理情境:震驚否定、討價還價、憤怒、沮喪與接受。但是,沒想到伊莉莎白在生命走到盡頭時,最想做的事竟是用盡生命餘力釐清這五個階段的實質內涵,闡明細節,回答所有對她理論上的紛紛擾擾或疑慮。
對一個悲傷輔導教學與實務工作者而言,我始終明白理論來自實務,但不等於實務,我相信任何理論都有參考與運用的價值。我喜歡用伊莉莎白的五個階段來檢視服務對象的情緒狀態,甚至檢視自己。面對失落事件時,有些人可以震驚、否認至死而毫無進展;有些人始終在討價還價的狀態,到處求醫或求神問卜,甚至怨天尤人而不得解。最常見的情緒反應是憤怒,憤怒帶來攻擊,攻擊行為不外乎往外傷人或向內傷害自己。所有打算從事悲傷輔導或自殺防治工作的人,都必須學習處理憤怒情緒,伊莉莎白早已告訴我們這是人類失落時正常的悲傷反應,不可以忽視。在我看來,一如伊莉莎白一再強調,五個階段其實是模糊的,其間有很大的距離,任何一個階段都可能交雜著所有的情緒,只是被主要情緒主導而淹沒其他的情緒狀態。換言之,當人們可以不再被否認、討價還價或憤怒情緒主宰,而走向較緩和的沮喪情緒狀態時,大概也逐漸可以與失落和諧共處,在失落事實之下重建新生活,真正接受失落或死亡的事實。
真正懂得悲傷或接受死亡已然靠近的人,情緒是平靜而柔軟的。一如已達臨終狀態的伊莉莎白在本書帶給讀者的感受,她處處彰顯悲傷具有的神祕復原力,只有懂悲傷的人能懂;只有願意經驗悲傷歷程的人,才能在悲傷過程中開發這股復原的力量。換句話說,只有能悲傷的人,才能找到這股力量面對死亡。伊莉莎白在本書字裡行間的溫柔似水,讓我們經驗到猶如在悲傷輔導過程中,能享受如水般流動、洗滌、澄清、沉澱、過濾、清涼……以至清明的境界。
悲傷,如何以筆墨形容?說自己懂悲傷、懂愛的人,真的懂嗎?這是一本貼著心寫的書;是一個為人類悲傷而活的人,留下為失落與悲傷做見證、建構理論的生命之書。這是一本讓人想哭但知道為何想哭、能哭的書,說出我們在悲傷時的痛、掙扎、煎熬、解脫、輕鬆與自在等複雜的悲傷情緒。本書對一個想盡辦法壓抑悲傷反應的文化或社會而言,不僅打破死亡禁忌,也具有打破「悲傷禁忌」的意義。
二○○四年到二○○五年間,生死學界失去三位大師,除了伊莉莎白,還有約翰.摩根(John Morgan)與桑德斯(C. Saunders,1918~2005)。然而「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當綠葉緩緩落下時,是歷經春、夏、秋、冬完整歷程而自然落下的成熟葉子。這些大師們也充分經驗人生的四季之美,看盡人生百態,成熟歷練之後的自然凋零。正如伊莉莎白所言,她已完成最後的功課。這片綠葉落下的姿態如此柔美、優雅,連最後的一刻,也努力用生命做見證,留下不朽的巨作,也為如何創造生死意義,留下最佳寫照。
〈本文摘錄自《當落葉緩緩落下》一書推薦序文,本文作者為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一名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也是國際知名的生死學大師,她改變了數百萬人處理死亡、面對臨終病患的方式,同時也是安寧照護運動最有影響力的成員之一。著有《用心去活》、《你可以更靠近我》、《天使走過人間》等多本著作,擔任精神科醫師與悲傷諮商師期間對社會多所貢獻,經常提供人道救助,一生獲獎無數,已於二○○四年去世。
大衛.凱斯勒(David Kessler)
為安寧照護界的先鋒與領袖,幫助過數百位男女臨終病患,與羅斯合著《用心去活》,著有《臨終的需求》(The Needs of the Dying),後者獲德瑞莎修女讚賞,被譯成十一種語言。現居加州洛杉磯。
張美惠
台大外文系畢,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有《德國短篇小說精選》、《資訊焦慮》、《真實的謊言》、《EQ》、《國家公園之父:蠻荒的繆爾》、《美之為物》、《這就是男人》、《用心去活》、《父母離婚後──孩子走過的內心路》、《愛上M型男人》、《重建》、《心理治療live現場》、《媽媽有病》、《如果梵谷不憂鬱》等書。
商品留言
目前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