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Page 14

「合『情』合『理』對待彼此」婚姻工作坊|武自珍老師

作者:竹十木

工作坊名稱:
合情合理對待彼此-婚姻工作坊|武自珍

工作坊簡介:
伴侶能使彼此獲得溫暖、支持、保護、敬重,增廣看事情的角度。男女開始經驗以前不曾有的體驗疆域,新的感覺及領悟,但是因為每個人對婚姻的期待不同,互動習慣不一樣,容易引起衝突或失望。健康的家庭能面對壓力並且有效地借著學習使關係更加適合彼此,因此,夫妻是需要學習認識自己,了解伴侶,處理情緒,調整期待,適當表達使伴侶關係更適合彼此,增加幸福。

工作坊目標:

1.認識情緒與認知的關係
2.發現期待與情緒的關聯
3.更新期待,建立合情合理的要求
4.有效地表達及溝通表達方法
工作坊連結:https://reurl.cc/3N070j

首頁 » 最新消息 » Page 14

新書《一起陪孩子找幸福:給專業助人者的系統合作完全手冊》 助人工作者要先合作,才能給孩子幸福

作者:趙文滔

作者序

助人工作者要先合作,才能給孩子幸福

文/趙文滔

我是一個家庭治療師,博士論文研究的是家庭治療改變歷程,原本從沒計畫投入系統合作這個領域。然而多年來受邀至各地參加個案研討會,我發現讓絕大部分輔導人員最為難的,並不是如何與案主進行諮商,而是和家長、和導師、和行政人員、和其他助人專業人員接觸時,遇到的各種挑戰與無力感。

於是我開始提倡合作,卻遇到各種奇妙經驗:主辦單位不清楚系統合作是什麼,希望我講家庭治療,然而我知道多數輔導人員很少真心想碰案主的複雜家庭動力,更何況家庭治療不是一場演講可以學會。當我慷慨激昂談合作,聽眾的表情像是「這有什麼好講的?大家都知道重要啊!」、「早就已經合作了!」我後來才搞明白,原來他們指的合作是開過個案研討會、通報過社工、轉介過學生去接受資源服務,和我對合作的定義有相當大的落差; 而他們雖然都同意合作重要,卻有諸多理由不再繼續合作,例如:抱怨對方不配合。

我逐漸意識到,台灣助人專業領域對系統合作的認識與能力問題很大。我夾在實務工作前線的迫切需要,和同業與學生的誤解輕視之間,決定自己先做好功課,把系統合作的原理與工作方法梳理清楚。

結果這個決定花了我7年光陰。7年間,我搜尋國內外文獻,研究現有資料怎麼說,總感覺還少了些關鍵的東西;我完成一份3年研究,訪談了輔導老師、社工、醫師,試圖把他們的合作經驗理出頭緒,卻對實務現場的無力感體會愈來愈強烈;期間歷經國內相關法規大幅修訂,見證了制度系統如何促進或阻礙輔導從業人員的合作;我還詢問了香港、日本、韓國的朋友,比較他們的制度和我們的異同;一有機會我就詢問身邊的同行與學生,密切關注實務工作現場的近況與發展。

最後,我手上收集了大量的故事,全都是當事人親身經歷的血淚故事。現在,系統合作對我而言,從一個被同業低估的專業議題,逐漸變成一種使命─如果我不設法把這些故事講出去,我就辜負了那些說故事的朋友。

這本《一起陪孩子找幸福:給專業助人者的系統合作完全手冊》,就是我還債的成果報告。

比起前幾年,今日助人專業人員對合作的態度已經友善許多,但面臨合作過程中難以避免的諸多挑戰,往往仍缺乏方法與能力加以克服,使得合作被許多同業視為畏途,寧可選擇單打獨鬥的方式工作。每個人當然可以選擇自己偏好的工作方式,但希望選擇的理由不是因為對合作認識不足的偏見, 或因為自己能力與訓練不足無法勝任,即使服務的對象顯然有其需要。

現在愈來愈清楚,系統合作不只是一種信念與態度,更是需要透過有效培訓來獲得的專業能力。這幾年教學下來我發現,它會粉碎學生對諮商工作的浪漫幻想─在冷氣房與當事人溫柔談心的小確幸。系統合作比較像是面對實務工作現實,從模糊有限的線索與複雜糾結的脈絡中,認出可以攜手的夥伴,找到可行的出路。在某些場域,它甚至像叢林生存的防彈背心,如果你沒有足夠準備,不但救不了任何人,一不小心自己就陣亡了,最後黯然離開助人行業。

這本書,希望能成為你的生存指南。

系統合作不是我的專利,實務現場有許多人默默耕耘已久,在此向他們致敬,希望本書能鼓舞他們繼續堅持合作;這本書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所有共同作者都是合作經驗豐富的專家,感謝他們的貢獻使本書更有料。最後特別感謝所有提供珍貴經驗與故事給本書的人,沒有他們的分享,不會有這本書。

加入會員預購享79折!

首頁 » 最新消息 » Page 14

線上讀書會《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 | 鄭玉英老師

作者:美枝

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 線上讀書會 | 鄭玉英老師

本課程說明家庭系統中潛藏的危機、健全與不健全家庭之描繪,藉此了解健全家庭系統的重要性,深入探討家庭中的黑暗死角,將導致強迫性/上癮行為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及傷害。課程教導助人工作者在提供服務過程,如何評估原生家庭對案主的意義與影響程度,及案主如何透過家庭療癒的過程,發現自身傷痕並進一步重振意志,走出家庭陰影並尋回真實的自我。

課程目標:

  1. 瞭解家庭是一個系統觀。
  2. 瞭解原生家庭狀況對自我與情感的影響。
  3. 瞭解不健全家庭中常見的問題與復健計劃。

課程資訊:

課程日期:7/22、7/29、8/5、8/12、8/19、8/26

課程時間:週四  9:30~11:30   (共計6堂課,12小時)

研習費用:優惠價:2,700元 。

進行方式: 於線上“Zoom”會議室中進行。

💗詳細報名資訊網址:https://reurl.cc/4y2343

首頁 » 最新消息 » Page 14

《張老師月刊》讀心觀點/大話心聞 口罩之亂:新冠疫情下凸顯的文化差異

作者:lppc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張老師月刊》521期

首頁 » 最新消息 » Page 14

【幫他走過精神障礙-重新認識精神疾病】 線上讀書會|陳俊欽 醫師

作者:美枝

幫他走過精神障礙,該做什麼,如何做?
助人工作者如何判斷是否已經到了該轉介的時候呢?

1.如何提前發現潛在的精神疾病。

2.如何協助有潛在棈神疾病的案主就醫。

3.各種精神科診斷,並與精神科醫師的處理方式。

4.如何解讀精神科醫師的處置,並與精神科醫師合作。

5.精神疾病患者本身經常面對的心理困境,以及諮商者該如何因應的方法。

6.諮商過程中,突然出現可能跟精神疾病有關的重大事件,助人工作者應該如何因應。

由精神科醫師陳俊欽帶領助人工作者,重新認識精神疾病及深入了解並協助個案幫他走過精神障礙。

課程資訊–

8/108/178/248/318/109/7

每週二  9:30~11:30 共計5堂課10小時

進行方式- 於線上“Zoom”會議室中進行。

💗詳細報名資訊網址  https://reurl.cc/Kxm6DR

首頁 » 最新消息 » Page 14

吳皓玲老師新書《即使受傷,仍能去愛:守護幸福的正能量》6月1日,尋找慰藉與能量!

作者:lppc

敬請掌握幸福的三把鑰匙

為什麼有些人,遇上重大逆境時屹立不倒?

那些沒有被現實環境擊倒的人們,他們的力量從何而來?

是什麼讓人經歷創傷後,仍有勇氣積極生活?

陪伴服務對象行經生命幽谷的心理諮商師吳皓玲博士,以九大主題探討正向心理學,提供三把鑰匙,開啟幸福之門,幫助個人發現自我內在所擁有的美好特質。

藉由作者描繪人性觀察的溫柔之筆,讀者可從別人的人生縮影中,一探幸福的關鍵。知道就是開始!即知即行,生活不再只是過得去,而是能過得好,過得幸福。

第一把鑰匙:時常保持開朗愉悅的心境,擁有正向的情緒。
第二把鑰匙:展現出內在美好的性格特質,培養品格優勢。
第三把鑰匙:與他人保持友好的連結,發展正向社會關係。

每一章收錄與主題相關的真實故事,在章節最後,附有反省和活動建議,鼓勵讀者勇於嘗試個人舒適圈之外的活動,讓自己的生命更為精進成長。

全書以扎實的專業,溫厚的同理心,提出深入淺出的建議。

如〈改變與選擇〉一章中提到:

「選擇離開或是留下來,你都得給自己一個好理由。所謂好理由就是離開不是因為待不下了,而是因為你知道離開能讓你活得更像你自己。留下來也不是因為你沒有別的地方去,而是因為你選擇在不傷害自己的情況下,善意地與對方互動,試著打開僵局。」

本書以正向心理學為梗概,每一章都有與主題相關的真實故事為例,故事已經過保護隱私處理,希望能發揮「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效用。在每一章的最後,有反省和活動建議,希望讀者閱讀後,反省自己的生命現狀,切實去做一些個人舒適圈之外的活動,讓自己的生命更為精進成長。

新書介紹,加入會員享79折
《即使受傷,仍能去愛:守護幸福的正能量》

首頁 » 最新消息 » Page 14

【焦點解決取向-校園輔導的應用】線上讀書會|林烝增老師

作者:美枝

【焦點解決取向-校園輔導的應用】 線上讀書會|林烝增老師

本課程講師會透過12個將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FBT),應用於校園輔導工作的實務案例,場域包含小學、中學與大學,每一個案例都涉及多重議題,

包括

1.情緒議題(憂鬱、焦慮、強迫行為)

2.自我認同議題(性取向)

3.行為與人際議題(幫派、多重行為問題偷竊、人際衝突、被排擠)

4.失落與創傷(喪親、性侵、家暴、安置受虐、遺棄、情感失落)

5.危機(自傷、自殺)

6.系統合作(跨專業合作、親師衝突)及隔代教養等

由講師帶領情境簡述、對話逐字稿、輔導過程解析及助人者的反思的方式,感受到SFBT對個人生活與專業工作的價值,期望有更多專業工作者與SFBT的學習與實踐。

課程資訊:

課程日期:7/1、7/15 、 7/29 、 8/12 、 8/26

時間:週四晚上  19:00~20:30  (共計5堂課,7.5小時)

進行方式:於線上“Zoom”會議室中進行。

💗詳細報名資訊網址  https://reurl.cc/Kxm6DR

首頁 » 最新消息 » Page 14

《張老師月刊》美好生活 特別報導 走進溪頭森呼吸 綠色療癒正流行

作者:lppc

◎首發團6月16-17日,15人出發,定價每位新臺幣13,500元
◎洽詢電話:02-2371-1226 #293
👉報名活動: 溪頭二日 身心靈癒療超群首選森之旅

首頁 » 最新消息 » Page 14

趙文滔老師新書《一起陪孩子找幸福:給專業助人者的系統合作完全手冊》線上讀書會

作者:美枝

                                 

趙文滔老師 🖒新書《給專業助人者的系統合作完全手冊:一起陪孩子找幸福》線上讀書會

於6月8日合同五位資深心理諮商師線上導讀新書

💚課程內容:
五位老師面面俱到介紹系統合作這項知能,幫助學生輔導從事人員循序漸進地學習,不再仰賴累積年資及交際手腕,也能成功串連與案主相關的人員與機構,協商出共識目標,透過分工與合作協力達成輔導、諮商、治療、處遇任務。

課程資訊:
💚課程日期:6/8、6/15、6/22、6/29、7/6、7/13

💚課程時間:週二 19:30~21:00(共計6堂課,9小時)

💚開班人數:20人(12以上即開課),依繳費先後,額滿為止。

💚研習費用:一般價:3,000元。
                             早鳥價:2,700元 。(5/20前報名享有9折優惠)
                             兩人同行: 9折優惠價。
                             張老師義張:9折優惠價。

💚報名流程: 本活動採會員制方式報名,請直接網路報名課程下單。

💚進行方式:於線上“Zoom”會議室中進行。

💗詳細報名資訊網址: https://reurl.cc/Ag5oxQ

首頁 » 最新消息 » Page 14

趙文滔老師新書《一起陪孩子找幸福:給專業助人者的系統合作完全手冊》5月25日,溫馨上市!

作者:竹十木

你的案主不是你的案主

千呼萬喚始出來,一本「本土諮商輔導系統合作」專門書《一起陪孩子找幸福:給專業助人者的系統合作完全手冊》終於問世了。當文滔老師跟我說這本書即將出版時,我心裡真是開心。我們很需要一本這樣的書籍。

以一位社區心理師來說,可能會接受很多不同的機構轉介案主,案主可能會同時間接受很多不同的服務或幫助,例如:一個因為合意性行為而被轉介進行諮商的國中生,背後可能有學校輔導老師(專、兼輔)、社會局性侵害防治中心的社工師、精神科醫師(如果需要就診)、安置機構的社工(如果案主是安置兒少)、安置機構的生輔員(或原生家庭的家長)……等等,再加上接案的心理師。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專業幫助案主,都可能會需要跟案主「談一談」、跟他「討論」一下他的身心狀況、「了解」他在學校或機構的生活適應情形……。案主需要跟每一個協助他的不同單位談話,整個家庭也需要因為這樣的情況被很多不同的機構介入,一時之間,每個機構、單位都在做自己要做的、想做的處遇,有許多隱隱的線正在牽動案主。

「你的案主不是你的案主」,這句話很能夠形容受到系統影響的案主狀態。不同系統間對案主的處遇和協助,都可能影響著案主來到我們面前時的反應,更是會影響到整個諮商輔導處遇的最後結果。身為一個助人者,不管是心理師、輔導老師、社工師,怎樣從這些狀況中找到跟案主合作的最佳方式,讓所有協助的資源都能夠使得上力,不要互斥、互扯後腿,是非常重要的。

早年,我曾經有過一個案主,他從週一到週五,每天都要跟不同單位、機構的人面談,「分享、說明、報告」自己的事情。等到週五「輪」到跟我見面的時候,同樣的事情已經講了好幾次,坐在我的會談室時,他已經不想再重複任何事情,不想談話,只想在沙發上發呆。有一次,他很認真地告訴我:「老師,你們能不能不要每個人都跟我談一樣的事情、講一樣的話?難道我的生活當中除了我的問題之外,都不能有別的部分了嗎?我一點都不想再跟你們講話!」看著他滿臉的困擾和不耐,我第一次體驗到,如果沒有系統合作,案主背後那些所謂「助人單位」的處遇過程,就足以把一個案主「五馬分屍」,也讓案主更抗拒被協助。我心裡對這個孩子的無奈感到有一點心疼,於是問他:「那你都怎麼辦?」孩子很不耐煩地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你們想聽什麼我就說什麼。」說完這句,就冷冷地開始玩他的手指,再也不想說話。

身為一個心理師,我個人對於書中關於心理師跟學校合作那一章提到的「心理師進入學校工作不成功,多半不是因為專業技巧不足,而是缺乏與教師、家長等學生重要他人的協調」,深感同意。一個心理師,能夠擁有「願意持續和家長、學校、教師協調,不畏難、不競爭、不消極抵抗,並能保有在系統中覺察自己的進與退所造成的互動影響」的能力和意願,跟專業技巧一樣重要、一樣需要養成。

《一起陪孩子找幸福:給專業助人者的系統合作完全手冊》這本書,我想是一個重要的、好的開始,一個讓每個領域的助人者,清楚自己在協助案主的過程中,該做什麼、該注意什麼、該怎麼跟其他系統內的他人合作的開始,也是一個練習系統合作、覺察自己怎樣影響系統動力的開始。這個開始已經遲來好久了,快點翻開書吧!豐富的收穫和思考正在等待我們。

芯耕圓心理諮商所所長/伴侶治療師 徐君楓

新書介紹,加入會員享79折https://reurl.cc/9Zll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