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地選擇孤獨,或是全然地愛人和投入,兩者都是我們渴望的能力。
如何才能協調出既能愛人、又能獨立的適當距離?
一群刺蝟在寒冷的冬天圍繞在一起,為了取暖,牠們越來越靠近,可是太接近時會刺到對方,為了避免疼痛,又逐漸散開,卻失去擠在一起的好處,而再度冷得發抖,於是又慢慢靠近,這個過程循環幾次後,終於找到最舒適的距離,既不會太冷,也不會刺痛彼此──
一對夫妻、一個家庭和三個個人,案主的背景從中產階級到遊民,分別是面對絕望的婚姻困境、害怕接受醫療與恐慌發作、不美滿的性生活、創作遇到瓶頸等。
「作者從25年治療實務精選五個真實故事,書中人物有白人、黑人、混血兒、異性戀和同性戀。這裡沒有「殺人兇手或性變態」,也沒有罹患奇怪神經疾病的人,更沒有人錯把太太當成帽子。所描述的都是平凡的人。沒有驚世駭俗的案例,卻讓人隱約在他們的身上看到部分的自己,在他們接受談話治療的過程中,讀者也同時獲得洗滌,這正是本書最引人的價值所在。本書企圖回答「談話治療真的有用嗎?」此一重要問題,不只提供心理治療涵蓋面廣泛的治療實例(如夫妻治療、家族治療、支持性的心理治療),並描述心理治療的轉化力量,展現心理治療如何透過對話和反省,幫助人們平衡愛恨衝突。」 —陳登義(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資深精神專科醫師)
1.亞馬遜網路書店推薦5顆星。
2.吳佳璇(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陳登義(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資深精神專科醫師)聯合推薦。誠摯推薦
※波士頓全球報讚譽本書:「大量援引拉岡、溫尼科特、克萊恩的著作,盧普尼茲使我們得以站在她的肩膀上,看見神蹟發生。」每個世代的治療師,少有像黛博拉‧盧普尼茲那樣讓人引以為傲,她的散文是上等之作。……相較於其他書籍,更深入地揭開『談話治療如何帶來助益』的祕密。
※「本書是三十年來最肯定、最有原創性、最具文學素養的精神分析著作。」—–Psychology 期刊
※《刺蝟的愛情》就是一本十分好看的故事書。個人以為好看的理由在於作者,同時也是治療者的自我揭露,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談話的力量。–吳佳璇(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
黛博拉‧安娜‧盧普尼茲博士(Deborah Anna Luepnitz)
師承溫尼科特、拉岡、佛洛伊德、克萊恩,鑽研法國精神分析多年,是美國少數熟悉法國精神分析家拉岡(Jacques Lacan,1901-1981)的專家,她目前在費城關係心理分析研究所(IRPP)任教。
《刺蝟的愛情:最動人心弦的心理治療故事》已被翻譯成 8 種語言,並於2021年出版由作者本人朗讀的英文有聲書。
著有Child Custody(l982)、The Family Interpreted(1988初版,2002修訂版)二書,並為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acan(2003)作者之一。
推薦序一 【臨床治療的案例典範】
陳登義(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資深精神專科醫師)
推薦序二 【談話的力量】
吳佳璇(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
序曲 愛中有恨
第一章 同床異夢
卡爾覺得兩人氣質相反,可以互補;黛芬妮卻覺得工作過度、不被疼愛。
他們正符合博納德的名言:「每椿婚姻其實是兩種婚姻,分別屬於丈夫與妻子」。
中國格言用另一種方式描述這種情形:同床異夢。
第二章 七月聖誕
十一歲的茱蒂絲被歸類為「超級不穩定的糖尿病患」。控制糖尿病的關鍵因素是壓力管理,應從全家的角度探討壓力。
家族治療師把全家請到治療室,將背負症狀的人稱為「代罪羔羊」,表示真正的病人是整個家庭。
第三章 現代唐璜
心理學家將唐璜視為典型的戀母情結受害者,困在愛人與被愛的掙扎中。
無法憂鬱的戴夫變得麻木不仁,為了壓抑感受,開始以簡單而荒謬的方式看待世界。
他的改變是因為他認真的對待自己,即使覺得越來越糟,仍堅持治療,認真的研究自己的家族,並允許自己哀悼往事。
第四章 達爾文雀
波洱有著躁狂的防衛機制,意指她以狂熱的活動掩蓋嚴重的憂鬱症,效果可以維持多年,只有生病、耗竭或意外才會使這種防衛失效。
接受治療四年後,波洱變得完全不同了。那時的她飽受坐骨神經痛的折磨,而且寂寞、失眠,腦中想著古時形容哀傷的字眼,根本就活在過時的自我形象中。現在的她卻充滿活力、輕鬆自在、滿懷希望。
第五章 食罪之人
愛蜜莉在十四歲被診斷出是「邊緣型人格」,心理上介於正常/精神官能症和精神病之間,精神官能症的關鍵字是「衝突」,而邊緣型人格則是「匱乏」。
被貼上「邊緣型」標籤的人仍有日常功能,但是與世界和他人的關係嚴重受損,他們容易傷害自己、非常衝動,無法信賴治療師,所以會一個接一個更換幫助他的人。
商品留言
目前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