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體訂購20本(含)以上,享特惠價:400元/1本(約66折)
1.團購20本以上,可免運費寄送4個不同地址,第5處後:酌收100元運費/1處
2.請直接下單需要本數(數量可用文字輸入),系統會自動變價
3.運送方式請選擇宅配,若需寄送不同地點,請於【訂單備註】中,留下另外3處收件地址 - 有其他疑問,歡迎加入張老師文化公司官方LINE
官方帳號:(LINE ID:@468nouct)https://line.me/R/ti/p/%40468nouct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9:00-18:00)
本書特色
不再揪心掙扎
與情緒共舞,
跳出嶄新美麗人生!
特色1:最完整的EFT專業治療個案分析終極寶典
逐一記錄與情緒工作、情緒取向治療中的個體、伴侶、家庭治療的理論知識、治療步驟與個案分析,想成為優秀治療師的您絕對不容錯過!
特色2:成為優秀治療師必讀的導航地圖
集結專業治療師所必備的專業知識、臨床治療經驗,如同一張完整的導航地圖。
特色3:完整記錄情緒取向治療研究與處遇技術
完整紀錄情緒取向治療的相關理論研究,與治療師必備的處遇技術,提供治療師全面性的裝備。
EFT情緒治療已被科學證實,能有效解決多數個案的心理問題,並協助他們展開全新的人生。其中的關鍵因素是什麼?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答案是:治療師。
然而,一位專業治療師的養成過程實屬不易,必須經過長期專業知識的培養,與實務經驗的磨練,甚至在遇到艱難的個案諮商時,仍需要更專業、經驗更豐富的治療師指導引路。
本書是最完整的EFT專業治療個案分析終極寶典,作者蘇珊‧強森博士(Dr. Sue Johnson)逐一記錄與情緒工作、情緒取向治療中的個體、伴侶、家庭治療的理論知識、治療步驟與個案分析,想成為優秀治療師的您絕對不容錯過!
這個世界的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優秀的治療師,優秀的治療師需要一個實際的方法來更了解人們,需要一張地圖不斷努力前進,更需要一條清晰的思路引導個案走向全人和健康。
當治療師內心安寧、信心十足、方向清晰時,就能幫助個案找到像家一樣的安全歸屬與出路。本書完整記錄關於EFT情緒療法,在個體、伴侶、家庭治療中的知識與應用,是每一位專業治療師必讀的專業指南、終極寶典。
蘇珊‧強森博士(Dr. Sue Johnson)
加拿大「溫哥華夫妻與家庭研究所」(Ottawa Couple and Family Institute)及「情緒取向治療追求卓越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EFT)主任,同時也是溫哥華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及加州聖地牙哥亞利安大學研究員。她是美國心理學會會士,並且在專業領域中擁有諸多殊榮,包括由「美國婚姻與家族治療學會」頒發的「婚姻與家族治療領域傑出貢獻獎」,以及「美國家族治療學會」頒發的家族治療研究獎。她於世界各地訓練EFT諮商師,同時也為美國與加拿大軍方及紐約市消防局提供諮商服務。蘇珊‧強森博士目前和丈夫、子女及他們的愛犬定居於溫哥華,她熱愛十九世紀吉伯特與蘇利文(Gilbert and Sullivan)的歌劇作品,喜愛英國電視短劇「蒙地蟒蛇」(Monty Python)、阿根廷探戈,以及在加拿大北部的湖泊划獨木舟。
劉婷博士
劉婷博士, EFT創始人Dr. Sue Johnson嫡傳唯一華裔弟子,正式授權認證的情緒取向督導與訓練員(Certified EFT Supervisor/Trainer),領有美國賓州婚姻與家族治療師的臨床執照(Licensed Marriage & Family Therapist),美國馬里蘭大學家庭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渡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博士。
現任臺灣社團法人情緒取向伴侶與家庭治療協會理事長,曾任費城兒童醫院家庭處遇中心博士後研究,維吉尼亞州威廉王子郡社區服務中心家族治療師,曾經任教於美國 Kean University 與 Drexel University 伴侶與家族治療研究所十餘年。專長在婚姻諮商、青少年行為問題與親子關係,著有 《婚姻不是靠忍耐來維持》,譯有 《情緒取向vs家族治療》 與 《婚姻與家族治療個案研究 》二書。
推薦序
前 言
第 1 章 依附:科學實踐的重要指引
第 2 章 依附理論與科學是治療改變的模式
第 3 章 處遇方式—與情緒工作, 用情緒構建修正性經驗和互動
第 4 章 依附框架下的個體情緒取向治療— 擴展自我意識
第 5 章 情緒取向—個體治療的應用
第 6 章 情緒取向— 在伴侶治療中變得安全與健康
第 7 章 情緒取向— 伴侶治療的應用
第 8 章 情緒取向— 家庭治療中重建家庭連結
第 9 章 情緒取向— 家庭治療的應用
第10章 後記:依附科學的前景
附錄 1 依附的測量
附錄 2 心理治療的共通因素和原則
附錄 3 情緒取向治療、個體治療(EFIT)和其它包含依附視角的實證治療模型
EFT 是我的事業、我的信念、也是我這個人!
劉婷博士 / 美國普渡大學婚姻與家庭治療博士
臺灣社團法人情緒取向伴侶與家庭治療協會理事長
二十多年前我唸研究所的時候,系上的教授或同學都以成為「整合型」治療師為目標,一方面是無法找到「一個」治療學派能完全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和風格,另一方面是不相信有「一個」治療學派可以適用於形形色色的個案和他們的困境。因此,大家從不同的家庭治療學派中擷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加入自己的風格和解讀後,成為自己的治療方式。那時會聽到同學說:「我喜歡焦點治療的問話技術、薩提爾的家庭排列、Bowen的代際傳遞、和米紐慶的邊界概念,這些組合起來就是我的治療模式!」或是:「我與青少年家庭工作的時候用敘事治療、幫助焦慮憂鬱個案的時候用CBT、處理原生家庭議題時用精神動力學。」
那時我感到很困惑,也嘗試了解他們對「整合」的定義和過程,但始終無法得到清晰的答案。對我而言,心理治療是「人」的工作,治療師幫助個案這個人,而治療師這個人則是催化改變的工具。因此,我以為學習不同治療學派的第一步是將理論內化,就是將治療理論與自己的人性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融合,以有效的用治療師這個「人」來幫助個案改變。擷取不同學派的精華,配對似的將其應用在不同個案與不同的問題上,對我而言還不算是完成了整合!
於是我選了一條不同的路!從1998年至今,我的專業人生幾乎都圍繞著EFT,從一個新手治療師慢慢累積臨床經驗,有機會參與和主持EFT的成效和歷程研究,到翻譯寫作和指導研究生,EFT可以說是我的事業、我的信念、也是我這個人!
EFT之所以成為我專業上唯一的「真愛」有許多原因:EFT基於依附理論,視人類與生俱來的依附需求為生命動力的來源,重視情緒調節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兼重個人內在和關係互動,以人類內在的力量和對情感連結的渴望作為改變的催化劑,並提供一個整合理論、科學、和臨床實務的治療地圖。在專業和個人生活上不斷的成長精進,讓我不禁感嘆:「這真是我這輩子做過最明智的選擇了!」
蘇珊強生博士這本依附理論在心理治療應用的新書,傳遞了非常重要的訊息:「一個有著符合人性的理論架構、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其療效、又在臨床上發展成熟的學派,應該可以用來幫助個人、伴侶、和家庭的各種問題。」對助人工作者而言,這本書鋪好了一條全面又完善的專業道路,不需要在學習許多學派的過程中辛苦的摸索如何融入整合,而是提供一套完整的專業工具,讓心理師們可以為自己能有效助人而感到自信滿足,並在專業上到達自我實現的目標。
劉婷寫於2021年冬
第一階段:穩定情況—治療歷程和處遇技術
伴侶治療的第一階段,包括降低互動循環中的衝突或負面的互動之舞,負面互動通常指抱怨和指責,及其引起的疏遠和隔閡,負面互動循環成為伴侶關係的全部,並引發不安全感和痛苦。第一階段的目標,透過重新燃起伴侶的希望,和自我控制感來穩定雙方的關係。因此,此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呈現伴侶關係中的互動循環,然後幫助雙方一起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接下來,治療師幫助伴侶了解接觸較柔軟的情緒,以帶動更正面的情緒調節和互動策略。一旦伴侶雙方能夠發展出看待關係的後設觀點,並視負面互動行為為他們共同面對的敵人,他們就會逐漸開始接納自己的另一半,彼此間的關係也會變得更加正向。
一個愛抱怨、情緒容易激動的丈夫開始改變,從「我的妻子太冷漠了,她不是我想要的人。事實上,我不可能和她繼續一起生活下去,她的家人跟她一模一樣。」到「我從不曉得當我表達對她有更多需求時,會讓她那麼敏感。我想我有時的確很挑剔。那天晚上她對我說,『喂,你先不要這麼激動,你又感到被我推開了嗎?我可以開始感覺到內在的壓力和失敗感。 我覺得我們之間那種糾纏的舞步又開始了,我們不需要讓關係變得這麼緊張,真的,我們沒必要這樣對待彼此。』你看,這是多大的轉變啊!」在這裡,這對伴侶可以看到他們的互動方式,並開始透過彼此來調節情緒,進入一個更平衡和更具建設性的共同行為中。
當伴侶的互動伴隨其他疾病,比如憂鬱或焦慮等臨床症狀,我們是這些症狀為惡性循環中的一部分,並且將它們併入互動循環來反映:負向的關係經驗引發了諸如憂鬱的症狀,而憂鬱是因為其中一方的社會支持過少所導致的,更少的社會支持又會回過頭來造成更多的關係困境,和雙方更多的問題行為(Bhatia & Davila, 2017)。 同樣的原則也可應用在過去的創傷性關係事件(像是依附創傷),依附創傷指的是,在需要對方的重要時刻被拋棄或被背叛了,依附期待沒有得到滿足,又會回過頭來造成更多的關係困境。
第一階段的探戈
現在我們可以將EFT治療階段、不停運轉的EFT探戈舞步,和處遇技術結合起來講解。
EFT探戈舞步1:反映當下的過程
惡魔之舞
重複出現的關鍵模式,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親密互動,並定義伴侶的依附關係。以下四種惡性循環常在痛苦的伴侶關係中出現(Johnson, 2008):
1. 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尖刻的「攻擊-攻擊」循環。其典型的特徵是,不斷升級的攻擊和批判性的指責。EFT治療師稱該循環為「找出壞人」,因為爭執的焦點總是關於誰應該為痛苦的關係負責任,或者誰是兩個人中更惡劣的那一方。將對方視為過錯方的行為,帶給在關係中痛苦的伴侶一種虛幻又短暫的控制感,但反而卻讓伴侶關係更惡化。
2. 最常見的、經常不斷重複的「指責-退縮」循環。研究發現,這類循環可以預測關係是否破裂(Gottman, 1999);EFT治療師通常稱其為「 抗議的波卡舞(protest polka)」。即伴侶一方因情感切斷而大聲抗議,但其實是以一種咄咄逼人的方式,來掩飾其因為分離所感到的痛苦。
3. 「僵住—逃跑」循環。循環中雙方都感到哀莫大於心死或挫敗,撤退或冷漠對待對方。對於從前追的一方來說,這個循環往往意味著開始哀悼關係的失去,並逐漸走向切斷連結。
4. 「混亂—矛盾」循環。其中一方可能表達對親密的需求,但是當對方有所回應時,這又成為一種威脅,因為需要對方而感到脆弱,因而引發其他反擊性的防衛或保持距離,這導致有所回應的一方挫敗地退縮。這種循環通常反映出「恐懼-逃避」型的依附類型,一方在焦慮地尋求連結和逃避退縮兩個極端間不斷搖擺。
這些矛盾的反應與童年依附歷史息息相關。在依附關係中,人們渴望親密,但又害怕這份親密帶來的威脅、或難以承受的痛苦。伴侶就像是過去的依附對象般,既是安全感也是威脅的來源,每一次接觸都要在孤獨或危險的連結間做出困難的選擇。一般來說,情緒調節的任務越複雜,伴侶依附史的本質越混亂、影響伴侶間互動循環的元素就越多,伴侶互動的觸發因素和情緒音樂就越激烈(Johnson, 2002)。
當一對伴侶的負面循環在治療室出現時,EFT治療師將使用什麼原則去識別並處理它? 首先,治療師必須仔細觀察,並找出伴侶對話中的重要模式;通常非言語訊息是關鍵。當一個容易退縮的人無法再壓抑自己的情緒時,他便會爆發,但他的習慣性策略仍是退縮,而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往往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尼爾告訴我,當他的妻子不斷逼迫他,要開始談論他們關係的問題時,他「想結束這段婚姻」。探戈舞步一反映了當下的過程,描繪一對伴侶的互動循環,可被分解為以下幾個小步驟 :
·治療師記錄伴侶互動的「具體步驟」,並用簡單、中立、具體的「語言描述」—最好是動詞。
「弗雷德,當你開始用這種冷淡又緊繃的聲音談論這段關係有多「不正常」、以及瑪麗可以如何改變時,瑪麗,我注意到你轉過頭去,不再看著弗雷德,變得很安靜。然後,弗雷德,你就改變了話題,咄咄逼人的指出你想讓瑪麗做的所有改變。是這個樣子嗎? 」
·聚焦於這對伴侶在互動中如何共舞,以及他們連結和分離的模式。治療師還注意到伴隨這些舞步的「表層情緒」,例如,治療師觀察到,當弗雷德說話變得越來越激動時,瑪麗似乎切斷所有情緒,好像什麼也感覺不到。
·治療師清楚地聯結兩人的舞步是如何相互影響,並形成一個循環中,這表示這對伴侶間的循環一直靠他們自己在推動。治療師將這種循環界定為關係的敵人,而不是對方的錯或兩人之間的意見不合所造成的。
「弗雷德,似乎你越想表達你的看法,越想告訴瑪麗你有多麼希望她能改進,或你有多麼沮喪等,你越是想逼她聽你說話;然而,瑪麗,你就越是轉過身去,閉上嘴什麼都不說。你就是想讓他停下他對你的那些批評,因為你不想聽到他對你有失望,是嗎?你越是想讓他不要再說了,弗雷德,你就越是堅持。然後瑪麗,你就越覺得他是在『教訓』你,你就越不想跟他說話,就像弗雷德之前說的,直到『每個人都累了,都放棄了,冷戰好幾天』你們倆都深陷這可怕的『說教—推開』互動之中。不管你們是在談論孩子、性,還是在一起的相處時間,這個可怕的互動都已經把你們的關係整個吞噬了。」
·治療師將這個互動的現象正常化,並加入了依附的視角。依附理論和EFT文獻為治療師提供了一張互動行為與互動策略的地圖,找出內在的情緒、自我與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是如何建構在一起,這樣治療師便可以自信地推測這三者的關聯。
「很多伴侶都陷入了這種互動之舞,而且完全不自覺自己陷得有多深,這成為一種自動化的反應,讓人感覺你好像不屬於這裡。這種互動讓伴侶雙方都感到孤獨,不管你說什麼,你要嘛覺得自己被忽視了,要嘛覺得自己不重要, 甚至覺得自己被指責,覺得自己失敗了,覺得自己不是好的另一半。所以為了避免更多指責,把身子蜷縮起來、逃避批評讓你感覺更安全些。是這樣子嗎?如果我說得不對,請你要告訴我。」
·引導伴侶給他們的負向互動命名是有幫助的,這樣伴侶就可以從一個後設層次,找出正在上演的惡性循環 。
一旦這個循環變得清晰,當它正在治療中發生時,當它在伴侶爭吵或從過去的事件中被揭示出來時,治療師就會重覆地反映這個頻繁出現的惡性循環,讓循環在治療中變得越來越清楚。治療師的投入會隨著伴侶能夠看到,並開始自己處理這個循環而減少,即使它們仍是每次EFT治療都會出現的部分,但隨著治療的進展其影響力會慢慢淡出。
EFT探戈舞步2:情緒組合與加深
對於有能力的伴侶治療師而言,最基本的技能是能夠從伴侶互動的宏觀情境,「轉換」到個人情緒構建和個人內心的微觀世界。
如同第四章描述的EFIT治療歷程一樣,治療師要進入個人內在被伴侶間的互動所啟動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是不斷地被她或他改變的,同時,治療師要幫助個案觸及在互動之舞的表層下更柔和、更深層、並以依附為導向的情緒,這些情緒往往讓個案感到脆弱,因此被個案隱藏起來,自己不想感受,更不想被伴侶知道。
與EFIT一樣,治療師應採取一種好奇的姿態,詢問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最初的知覺、身體反應、對情況的想法和所下的結論,以及由此產生的行動傾向,描述並提煉出情緒是怎麼形成並被表達的,並對情緒進行更清晰、更穩定的表達。
治療師指認出阻礙安全依附形成的具體時刻,這在伴侶治療比個體治療中更容易觀察到。因此,在這些關鍵時刻,治療師會追蹤伴侶「如何」討論關於與依附有關的脆弱心情和依附需求,特別是當這些需求被視為是可恥的或不可接納的時候,治療師便會幫助個案將這些需求,重新定義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核心需求,使之正常化,同時也會傾聽他們對他人反應的看法。
治療師接下來會追蹤伴侶失調的情緒調節策略,以及他們如何反應分離帶來的痛苦,治療師會特別注意到伴侶對對方回應的高度警覺;觸動警報般越來越激烈的攻擊;麻木的退縮並靜止不動;由於方向混亂導致的沒頂之感 ;以及在戰鬥和逃跑之間的切換。隨著這些策略的使用,治療師注意到依附線索是如何被扭曲,或模糊到幾乎無法調和的程度。
瑪喬麗(Marjorie)因為在婚姻中一直感受到越來越強烈的孤單而哭泣之後,很快地切換成用蔑視的口吻對丈夫彼特說:「即使是白痴也會知道我需要支持,但是,當然,前提是你有在聽我說話!」瑪喬麗無法在這種時候只展現憤怒,而無法表達自己的孤單。我們很容易預測下一個阻礙依附連結的障礙:當瑪喬麗開始碰觸她的孤單時,彼特不相信瑪喬麗表露出的情緒,反而小心翼翼地保持著和妻子的距離。當不相信這個障礙出現時,他在治療師的幫助下試圖喚起自己的同理心,並向妻子伸出援手 ;但是瑪喬麗無法對這種渴望已久但十分陌生的刺激做出回應,反而拒他於門外。找出這些障礙並讓伴侶接受它們的最簡單方法,是貼近呼應伴侶互動中自然存在的情緒調節任務。
EFT探戈舞步3:編排新舞步
正如第三章指出的,當塑造新的互動時,特別是在伴侶治療時塑造,治療師首先在現實中強化了個案對核心情緒的「感受」,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萃取出現實的情緒。然後引導個案以一種簡短有說服力的方式同他的伴侶分享,必要時進行調整並提供新的方向。如果另一方打斷了談話,治療師會給打斷者留出繼續談話的空間。因此,在第四次治療中,我繞開了克萊德(Clyde)對妻子「教練般」行為的合理化反應,並挑動式地重覆和探索他在前幾次治療中,覺察到的那種好像「被車前燈突然照到的絕望 」。
在他將這段經歷精萃成一種「永遠不夠好」和「不被需要」的核心情緒之前,我們一直停留在這種絕望的現實中。然後我讓他和他的伴侶分享這個感覺,當他能夠親口說出這個現實情況時,這種感受變得更加清晰,而這種自我坦露就是自信心的表現。
探戈舞步最後兩步,第四步的處理新接觸和第五步中的整合與鞏固,在本質上與EFIT相同。我可能會問克萊德,如果不是一直跟妻子解釋他的「內在神經質兒童的問題」,而是冒險告訴她,自己「總是覺得低人一等」的現實,並幫助她接納這個現實,他會有什麼感覺。然後我將與他們一起慶祝他們如何管理這種新的互動。
在EFT依附重組階段(會在稍後討論),這些新接觸最終成為強而有力的連結事件,因此治療師在這種接觸中,逐漸累積有助於分享深層的恐懼和需求的推動力,以及塑造傾聽伴侶後體貼的回應。
商品留言
目前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