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邁向頂尖的「難行」,是因為這條路沒有地圖、沒有方向、沒有保證,
而我們的生命中,有許多次這樣的機會。
「能行」,是因為你有一個願 一一個不為自己,而為更多人點燈的願。
【作者簡介】
梅家仁 (Joyce),MBA,MCC
Joyce相信【無我利他】是最重要的教練精神,而【覺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能力,她秉持這個精神與能力,成為了教練界的領頭羊的角色,她也希望把『無我利他,自覺覺他』帶到社會的每個角落,讓每個人都因為教練而擁有更幸福的人生。
現任
- Ego-less Leadership Coach 無我領導教練,高階主管教練
- ICF國際 認證之ACTP訓練計劃負責人及講師
- 達真國際教練學校創辦人
經歷
- 國際教練聯盟台灣總會(ICF Taiwan) 顧問
- TDMT(全美達) 總經理
- 美國人壽直效行銷部總監
- 安泰人壽專案行銷處資深經理
- 美國安泰人壽團體保險部行政主管
專業證照
- 國際教練聯盟 (ICF) 認證MCC (Master Certified Coach) 大師教練,台灣第一人(2016 June)
- Emotional Free Technique情緒釋放訓練
- Satir 家族治療訓練初階結業
- MBSR正念8週訓練
- HAKOME 初階結業
【目錄】
推薦序 宛如溫暖的光,退散陰霾 王貞勻
推薦序 難行能行,自有光亮 羅雪茹
自 序 為自己的未來出征
緒論 難行能行的啟程
價值觀的教練應用
教練學習之路
達真國際教練學校的成立
總結
反思與行動
附錄 1:Wheel of Life 生命之輪
第一部 突破的力量—成為第一的挑戰
成為第一的挑戰
突破的力量—內在動機
刻意練習
逆境復原力
總結
反思與行動
附錄 2:模糊容忍度測驗
第二部 十年心路歷程—自我覺察與成長
什麼是自我覺察?
覺察的方法之一:覺觀(Mindfulness)
覺察的方法之二:心法日記—自我教練
覺察的方法之三:不二聆聽—耳根圓通
總結
反思與行動
第三部 MCC 教練之道—從小我、大我到無我
小我
反思與行動
大我
反思與行動
無我
反思與行動
總結
結語 難行能行的啟示
【推薦序】
宛如溫暖的光,退散陰霾
王貞勻
(璀莉緹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雲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如果你打開這本書讀得津津有味,表示你一定是一個渴望不斷自我學習成長的人。恭喜你!不論你學過教練與否,如果你願意照著這本武功祕笈修練,你即將成為更有智慧、更人道的自己,也將邁向更快樂、更有方向的人生。
自大學時期心中就一直有個疑問:「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自己一直想明白人生的真理,所以一直不斷追尋探討,在學習了一系列的大乘經典後才瞭解到,學佛不是宗教膜拜、不是參加法會,更不是燒香拜拜求保佑。真正的學佛是藉由學習佛的智慧,幫助自己和他人從簡單的斷煩惱、斷苦厄到更進階的成就更快樂、更圓滿的人生。佛法幫助我奠定了人生目標和意義,它在我的生命和生活中都帶來莫大的助益,可是知道和做到是兩回事。就在我覺得這是唯一真理、要做到何其不易時,我認識了達真、認識了Joyce。Joyce 所教簡直是將莫測高深的修行智慧化作簡單的方法,教我怎麼清楚明白地去實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星雲大師曾經說過,「有佛法就有辦法」,Joyce 創立的達真教練學校就是把理論化為簡單的實踐。把辦法步驟教給我們,讓我再也不會有望塵莫及、知易行難的困惑。佛法教給了我智慧理論,達真教給了我實踐手冊。
當她在書中提出一個道理,例如「愛的第一個責任是聆聽」,她便會教導我們如何去聆聽。
這本書是 Joyce 的武功祕笈,她大方無私地把人生中學習的煎熬與蛻變細細分享出來。書中任何一段都值得拿來作為座右銘細細咀嚼,不但發人省思,也給出了許多明確的辦法和方向。
我深受書中許多片段的啟發和感動。尤其是〈大我〉篇,如果我可以將自己提升到大江大海的境界,那麼人生中不管多大、多尖銳的巨石都將不再成為阻礙,而是美麗的風景。
我也十分欣賞這句話「陪自己穿越」,而且很感謝 Joyce 的鼓勵!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不管這一生有什麼機緣、將面對什麼未來,自己是自己最大的阻礙,自己也是自己最大的助力。現在流行「愛自己」,本書也提出許多方法教我們怎麼「陪自己穿越」!
如果你有天也有幸能上達真的課,遇見一位導師,沒有筆挺的套裝、沒有高高在上的威嚴,而是宛如一道非常溫暖的光,不僅將退散籠罩你的陰霾,還會傳遞揚帆再起的力量,那就是 Joyce!
難行能行,自有光亮
羅雪茹
(宇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與校長及教練的緣起
五年前,我初識教練,懷著一股熱忱投入這個陌生卻深具吸引力的領域。當時的我,只是單純想取得一紙證照,偶然在網路上搜尋到達真國際教練學校,便踏上這趟教練學習之旅。學習初期困難重重,教練這門專業遠非一蹴可幾。還記得某個學習日從清晨到夜晚課程結束後,我疲憊地坐在教室,校長走向我,語氣溫和卻帶著穿透力地問:「妳不喜歡教練嗎?」這一問,讓我當下沉澱,也感受到她對教練專業的熱情與堅持。從那時起,我開始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與力量,能讓她如此投入、如此閃耀?直到今日,我終於明白—那是源於一種「無我利他」的精神。
我認識的大師教練督導在申請 PCC 教練證照的過程中,我有幸成為校長的督導學員,近距離體會她作為大師教練的風範。她勤奮準備、事前引導、會談聚焦,步步為營卻又給人無形的空間。她如同一面鏡子,不帶評價地映照出我未曾意識到的習性與盲點。比方說,我在科技業多年,習慣用理性提問處理問題;然而,她卻引導我學會放下思考,學會用同理去傾聽,用感受去回應。在她的陪伴與支持下,我不只學會教練職能,更學會運用心法。她提醒我,我的同理與關懷是我的力量,也是我作為教練最溫柔且堅實的基底。
本書的精采篇章
本書以五大章節鋪陳作者的教練歷程與生命轉化,每一章皆是一段心靈旅程:從啟程的迷惘,到突破的蛻變;從自我覺察的練習,到成為 MCC 大師教練的淬煉;從小我的盲點,看見大我視角,最終走向無我的寧靜與自由。緒論〈難行能行的啟程〉帶領讀者理解作者走上教練之路的初衷與挑戰;〈突破的力量--成為第一的挑戰〉揭露她在申請 MCC 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堅持的動機;
〈十年心路歷程- - 自我覺察與成長〉則系統性介紹了從Mindfulness、心法日記到不二聆聽等實用的覺察方法;接續的〈MCC 教練之道〉深入探索教練精神,並透過實際對話示例,引導讀者實踐「從小我到無我」的轉化。全書最後〈難行能行的啟示〉則總結核心心法:覺察是起點,無我利他是力量。最讓人動容的,是作者毫不藏私地分享教練心法與工具,不僅系統且務實,讀者能清楚理解,更能立即練習、應用。
無我利他:走出自己的巔峰
「無我利他」不是標語,而是校長以生命實踐的信仰。她創立教練學校、培育人才,不為名利,而是希望幫助更多人看見自己、相信自己、活出自己。書中提到:「走出第一,不是為了超越他人,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這句話也深深印在我心裡。這是一本溫柔卻堅定的書,誠摯推薦給每一位讀者—不論你是職場領導人、教練學習者,或正在尋找生命意義的你。願我們在難行之路上,都能帶著這份利他的初心,走出屬於自己的光亮。
自序
為自己的未來出征
台灣現在已經進入高齡時代,我寫這本書時已經是高齡老人,這本書也是我的第一次嘗試,希望藉著我這個平凡人的平凡故事,讓進入高齡的老人們有個期待與希望,一方面也想鼓勵所有在VUCA—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時代的上班族,不要被不確定性打倒,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卓越與第一。
我在教練路上,從一開始學教練,經歷的就是不確定與複雜,走上台灣第一位 MCC(Master Certi_ed Coach)大師教練的申請之路,更是遇見了非常多的模糊與不可知的變化,如果像我這麼平凡的人都可以走過來,成為台灣第一位大師教練,那麼我想大家也都可以做到。
為何說我是一個平凡人呢?我從小家境不富足,父親是軍人,家裡只靠父親微薄的薪俸維生,家裡有五個小孩,小時候的印象就是母親會把我跟姊弟們鎖在家裡,自己去幼稚園上班,幼稚園的薪水也不高,無法貼補家用,所以母親很快就開始自己做生意。家裡的經濟好轉是在我大約小學四年級時,但是也只是小康,母親不再需要跟鄰居借柴米油鹽而已。
唯一讓我的父母親驕傲的是我們幾個孩子讀書都沒有讓父母操心,父母親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母親是專科畢業,但是我們幾個小孩都上了台大,我跟姊姊也出國讀了碩士。從小我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小時候想過要當律師,但是很快就發現,律師要背很多法律條文,那不是我擅長的。這輩子除了選老公與生小孩是按照我的計畫進行,其他都是老天的安排,或者說是我「無我利他」的信念下的安排,而這麼沒有計畫的人生,能夠走到台灣第一位 MCC 大師教練的角色,我到現在都還是非常感恩,這也促使我寫這本書,讓沒有清楚規劃人生的讀者們(我相信是大多數),不要氣餒,希望我的故事能夠給大家一些借鏡與希望,人生只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下去,未來總是一片美好的。
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出書、打知名度從來都不是我的選項,我從小就是一位不喜歡社交,也避免社交的人,在公眾場合最希望的就是沒人發現我的存在。MBTI 裡我是 ISTJ,是個內向、實事求是的行動派。35 歲時雖然也曾經投入過業務工作,但是到目前為止,業務仍然是我最不喜歡的工作。這麼一位內向的人,為何想要出書呢?這要感謝我的「無我利他」的價值觀,我的工作夥伴催促我出書已經五年了,疫情期間,我的公司—達真國際教練學校,很辛苦地挺過來,本以為疫情後可以好好喘口氣,但是台灣的教練市場突然多了很多競爭者,反而是在台灣深耕十幾年的達真變成了弱勢。我們不愛名利的個性在企業的環境裡,已經不是一個優點了。為了讓我的合作夥伴們不再那麼辛苦地招生,同時也因為看到 VUCA 時代年輕人與職場領導人的困擾,我決定出這本書,介紹一下我如何突破所有的困境,達到「難行能行」的目標。
本書共分五個部分,介紹如下:
- 緒論:難行能行的啟程:介紹我如何開始這段教練之路、碰到的困難,以及如何突破的過程,裡面也介紹了一些工具的應用,幫助讀者自我教練。
- 第一部:突破的力量—成為第一的挑戰:談到 ICF 對MCC 大師教練的要求,我在申請 MCC 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我是如何突破的,這章特別強調內在動機的重要,也提供了一些方法與工具。
- 第二部:十年的心路歷程—自我覺察的成長:這裡特別介紹什麼是自我覺察、覺察的重要性,以及覺察的方法,覺察法從基礎 Mindfulness 覺觀與身體掃描開始,到對教練特別重要的不二聆聽的方法,另外也介紹覺察的心法,以及達真的心法日記的做法。
心法日記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家自我記錄來增加覺察的方式,在達真行之有年,對學員的幫助很大,特別在這裡介紹給讀者,希望大家都能夠每日實踐,很快地你就會發現,自己有一個更快樂與沒有煩惱的人生。
- 第三部:MCC 教練之道,從小我、大我到無我:介紹什麼是小我及如何突破小我的限制。小我部分,介紹打開小我的行為盲點,情緒、模式、期待與渴望的方法,也提供了案例與教練對話。
大我部分則介紹 MCC 教練裡非常好用的 4F Model,讓我們可以走向大我,打開自己的限制。無我部分,沿用東西方的哲學與心理學,讓讀者更多方看見無我的定義,與無我的教練做法。每一個Model 都有一個教練對話的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了解如何使用,以及教練可以產生的效果。
「無我利他」一直是達真及我自己的信念,我在教練路上的成功,跟「無我」的信念有絕對的關係,無我也是 MCC 最重要的精神,我希望透過介紹無我與陰影的教練 Model,協助讀者們找到完整的自己,而這個完整,才是 MCC 的真實意涵—每個人都是完整與圓滿的。
- 結語:難行能行的啟示:這章總結了覺察是核心,無我利他是動力,走出你的第一是結果。運用前幾章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達成自己的巔峰,最後我也邀請讀者一起來設定自己的目標與行動,讓難行能行成為自己的日常。
這本書雖然談的是我的教練之路,也將達真訓練學員的一些核心技能與心法介紹給大家,即使你不是教練,透過本書介紹的方法,都會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方向與覺察。本書每一章結尾都會有反思與行動的提問,讓讀者可以透過這些提問深刻地了解自己,也為自己的未來展開行動。祝福看完本書的朋友們,能夠為自己出征,設定自己的巔峰目標,展開一場難行能行的旅程!
商品留言
目前沒有留言。